阅读记录

第238章 说什么都是错![2/2页]

史上第一豪横 任公独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不多久,老何带着几个徒弟,用三轮车推来两个炉子,还有水壶和锅碗瓢盆。
  一个烧焦炭的炉子,一个是烧黏土炭球的炉子。
  炉子被搬进大堂里,室温立刻提升了许多。
  叶坤站起来:“各位大人看看,这煤炭烧起来冒烟吗?”
  原煤烧起来,的确冒烟,就像马昭说的一样,熏眼睛。
  但是在这里展示的煤炭产品,都被处理过了,很干净。
  马昭看了看炉子的烈火,傻眼了。
  老何将一根铁条插在焦炭炉子里,很快,铁条就变得通红。
  另一边的普通炉子,何田田给大家展示炒菜技术。
  还有煤油灯,也展示了一下。
  叶坤笑道:“各位大人,到了冬天的时候,我给你们一人一个小炉子,你们在家里烤烤火,很舒服的。”
  蜂窝煤制作简单,叶坤只要有时间,可以随时搞出来。
  成都官员不过几百个,一人一个炉子,没难度!
  “原来黑石头还能这么用……”马昭心里认输,嘴上不认输:
  “可是叶大人,用木炭不也是一样吗?做木炭,多方便啊?”
  “第一,木炭不耐烧;第二,木炭温度不够,炼铁效果不好。第三,砍树烧制木炭,并不比挖煤容易。”
  叶坤耐心解释:“挖煤,就是一开始有难度,以后会越来越方便。砍树烧炭,只会越跑越远,最后要跑去大山里才能找到树木。”
  韩春等人看见了炉子的神奇,都支持叶坤。
  于是,大鼎国第一个专业开矿采煤队伍,正式成立。
  叶坤派遣了两千兵马,两千民夫和一千死囚土匪,配备相关官员和有采矿开矿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川南开矿。
  邛崃山的铁矿,也开始扩大规模。
  还有石灰窑、水泥厂、瓷窑厂,都在加紧建设。
  第一批水泥,是从东巴郡运来的。
  叶坤在老何实验室的院子后方,建设了一个沼气池,命令兵卒送来一万斤新鲜牛粪,加点水和生石灰,第二天就开始产气了。
  沼气压力表,用镂空的细竹子,外面裹上动物肠衣制成。
  通气管也是一样的做法,用细竹子和肠衣做成,接头部分使用铜管。
  沼气锅,是铜匠手搓的。
  试验沼气锅的时候,叶坤叫来各级官吏参观,商量有没有推广价值。
  这是清洁能源,又能弥补燃料不足的问题,还能沤肥,提高粮食产量。
  成都官吏看见沼气灶,都觉得新奇。
  马昭又不懂装懂:“我明白了,叶大人用的是邛崃山的地气!邛崃山的地气,可以煮饭,我知道!”
  “你还真的知道。”
  叶坤叹气:“邛崃山距离成都两百里,我是不是挖个两百里长的地道,把地气引过来?”
  邛崃山有天然气,有盐井。
  开采盐井的时候,人们无意中发现,井口可以点火,火苗不断,可以用来煮饭。
  三国时期,诸葛亮进入成都之后,就改造了盐井,利用天然气煮盐,解锁火井制盐法,节约了燃料,也大大提高了产量。
  但是眼前的沼气,和天然气不是一回事。
  何田田笑道:“马大人说错了,这是叶大人设计的沼气池,利用动物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叶大人说,这是清洁能源,烧火没有残渣和草木灰。”
  马昭连续丢脸,冲着叶坤翻白眼:“我说什么都是错,不说行了吧!”

第238章 说什么都是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