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注解的时候,西王母终于明悟,自己之前的格局,真的小了。
光想到那句话的大气魄,却没有专注其中,其实还隐藏着特殊的境界划分。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顺!
逾矩!
五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五个境界。
“怪不得本座之前无法顺利的凝聚道果,证道混元,却原来是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想要从零直接跨越大成,那怎么可能成功呢?”
西王母的心里面默默的反思自己。
然后,她将这反思牢记在心中:
“周师这等和道祖比肩,甚至是隐隐超越了道祖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自然有着无比深刻的含义。”
“即便如我已经到准圣巅峰,想要参悟,也必须得全心投入,而不能妄想着,可以轻而易举的成功。”
“要不然,纵然有着大道真言放在眼前,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收获。”
认真的检讨自己刚才的轻率,西王母将目光放到道录上,那诸多学宫弟子的注解。
目光中,透露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此时此刻,西王母第一次认识到,九天玄女将自己引导进入尚儒学宫,其中到底是有着多么深切的真意。
进入学宫的西王母,能够获得的好处,绝不是局限于周元本身而已。
周元门下,那诸多已经离开了学宫的弟子们,他们留下来的注解,对西王母来说,也同样是一片大有助益的阶梯。
直接领悟周元的道论言行,对于如今的西王母来说,还太过艰难。
通过其他弟子的注解,多多少少,也可以让她在全面的参悟周元所传下的大道之前,坚定一个坚实基础。
“别开心裁的部分,要仔细体会,纵然看起来有些老生常谈的注解,也同样是要细心揣摩。”
“毕竟一句话说出来虽然看着都是相同,但其背后用心,却是千奇百怪,留下来的道韵,也同样是天差地别!”
西王母默默想着,然后看看时间,站起来。
出门,又收拾了一下尚儒学宫,整个过程非常认真,甚至可以说的上是虔诚。
这样做看起来没有必要,毕竟尚儒学宫乃是周元道场,其中笼罩着无上的光辉,根本不会有什么污龊出现。
西王母这举动,看起来根本就是浪费,多此一举。
然而对于西王母本身来说,事实却并非如此。
看起来多此一举的举动,是她立身在尚儒学宫的根本。
之前周元本来不想将她收入学宫,而想着让西王母离开。
是西王母自己,请求着让周元,说自己愿意作为学宫侍女,留在这里。
周元看到她意志坚定,难以动摇,才无可奈何的放任。
要是失去了这个身份,那么西王母留在尚儒学宫,就是“非礼”。
不合道理,就站不住脚。
那么留在这里,不说更进一步,只怕参悟大道的时候,不走火入魔都已经是福缘深厚了。
一举一动,自然蕴含奥妙。
不是深入其中,难以真切领会。
西王母履行着自己作为侍女的职责,将整个尚儒学宫可以进入的部分,全部收拾了一遍。
然后在这样的收拾中,她似乎也将自己心神中的杂质尘埃,慢慢的清除了出去。
等到劳动完成,西王母重新坐定,拿起抡语的时候,她就感觉,自己心神,多出来三分圆融。
第二十七章:五体投地西王母!赵公明与云中子的史诗见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