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34章 环形科研工程[1/2页]

灾变时代:我能点亮科技树 陈二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尝试了数次之后,吕永昌逐渐明白了这个异常时空结构的“开关”。
      简单地来说,当探测舰的曲率引擎输出功率在43.8%至49.7%这个区间内,它都可以出现在这片星域之中。
      但测试结果显示,只有当曲率引擎输出功率在46.2%时,这个时空结构的稳定性才是最高的。
      过低会导致其变得“模糊”,过高又会导致其变得“扭曲”。
      不得不说,人类的运气真的很好!
      在发现这个规律以后,吕永昌不由发出了感叹。
      第一次消失的129c探测舰不用多说,经过这片区域的时候,曲率引擎的输出功率正好位于这个区间内。
      至于第二次消失的1531c探测舰,那就更不用说了。
      正在全力加速的探测舰,不管是早一秒还是晚一秒,都会让人类文明彻底错过这个神奇的时空结构。
      对这个异常时空结构的探测行动正式开始。
      其中一艘探测舰负责用曲率引擎稳定其存在,另一艘探测舰负责对其周围的时空进行全面探测。
      吕永昌暂时放弃了让一艘探测舰进入这个扭曲克莱因瓶的想法。
      毕竟,以先前两艘探测舰的情况来看,这只会是有去无回的下场。
      在尚未搞清楚这个扭曲的克莱因瓶背后的种种谜题前,吕永昌不准备继续这种无谓的浪费了。
      ……
      地球历4402年。
      从开普勒452恒星系出发的科研实验舰和工程舰成功抵达了这片死寂星域。
      在工程舰和机器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围绕着时空异常结构的环形科研工程被搭建了出来。
      其中,有操控精度更高的大统一场生成装置,也有更高精度的探测装置。
      由此带来的,是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
      人联科学院中心研究所。
      整整两年的研究。
      在吕永昌的带领下,维度实验室和时空理论研究中心相互合作,在大量的数据支撑下,终于构建出了这个扭曲的克莱因瓶的一部分四维模型。
      通过这半个四维模型,科学院至少知道了两艘探测舰失去联系的原因——问题就出在这个扭曲结构上!
      打个比方。
      把一个泡沫球放在平静的水面上。
      阳光照射下,这个泡沫球在水底的投影,应该是一个圆形的阴影。
      但如果水面泛起波纹,泡沫球的影子就会变成一个不断扭曲的类圆形阴影。
      这个类圆形阴影的扭曲程度,会随着水面波动程度的加大而不断加大。
      克莱因瓶也是如此。
      眼前这个庞大的克莱因瓶结构,其四维结构的稳定程度应该相当不错。
      但克莱因瓶的入口和出口,其实是其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时空就是海洋。
      在曲率引擎的作用下,时空海洋不断波动,自然会导致其在三维空间的投影出现扭曲。
      而那两艘经过扭曲克莱因瓶的探测舰,不出意外的话,已经被时空的力量彻底摧毁了。
      ……
      研究获得了成果,这本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但中心研究所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原因无他。
      随着对扭曲克莱因瓶的深入研究,谜题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它一定要在时空波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第834章 环形科研工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