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驿站官兵来到皇城外,已经累的不想动,直接把信丢给了尉迟敬德就趴在马上气喘吁吁。
      尉迟敬德也顾不上什么礼不礼,敬不敬的了,拿起信就往皇宫跑。
      “好好好!”
      李世民没看完信就连说了三个好,得到消息的大臣都纷纷来到显德殿向皇帝道喜。
      尉迟敬德缓过劲儿来,走进殿内,单膝跪地,抱拳道:
      “陛下,臣接信时,那驿卒累得不成样子,想来这一路奔来,片刻未歇。
      这军情如火,臣也不及多思,莽撞地带信直入皇宫,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微微摆手:
      杜如晦说:
      “终于,大唐北方最后一根钉子也被拔出。”
      “敬德快起,你何罪之有?今日这信可是天大的喜讯。”
      说罢,又看向殿中诸位大臣。
      “诸位爱卿,这些年我大唐南征北战,实是不易。
      如晦所言甚是,梁师都割据一方,与突厥狼狈为奸,长久以来为祸北方。
      如今他覆灭,既是我军将士英勇奋战之成果,亦是天佑我大唐。”
      每次突厥南下,都是梁师都带路,现在没了梁师都,突厥也不能轻易的南下。
      杜如晦微微点头,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圣明。
      如今北方安稳,南方各部也日渐臣服,我大唐正值盛世开篇。
      臣以为,当下可一方面派遣能臣安抚新附之地,巩固边防。
      另一方面,筹备物资,鼓励农耕,为后续的兴盛积蓄力量。”
      房玄龄也附和道:
      “杜大人所言极是。
      臣听闻,那梁师都治下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归入大唐,我等当务之急,是要让百姓感受到大唐的仁政,恢复生产,如此方可长治久安。”
      李世民目光炯炯,扫视群臣,
      “爱卿们所言,朕都记下了。
      这一路行来,朕深知百姓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即刻起,便依卿等所言,着人去办。”
      阳光透过殿门,洒在众人身上,映照着大唐初兴的蓬勃希望。
      如今有了大胜之势,就能让很多人不敢轻举妄动。
      李世民看向殿外的天空,心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这一战看似只是拔掉梁师都这个钉子,但也试探出如今突厥的战斗力。
      这更加证明了突厥的内忧外患,李世民心里也在谋划着向突厥复仇的计划。
      裴矩也趁着皇帝陛下高兴之际,赶紧提出把战利品交给国库。
      李世民看向这个守财奴,他的小心思李世民怎么会不知道。
      这是怕自己再次让蜀王去半路打劫。
      而裴矩也确实是这样,万一陛下把这个战利品让给蜀王去办,到时候他这个户部不知道还能分到多少。
      李世民现在高兴,加上现在到处都是蝗灾,知道守财奴也不容易,就直接答应了裴矩。
      房玄龄这时候说:
      “陛下,明天就是六月初六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庆祝一番?”
      六月初六被称为“晒书节”,民间传说这一天是龙王爷晒鳞

第222章 晒书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