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大婚还政...[1/2页]

我朱祁镇,带歪了大明 狐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还不亮,紫禁城里的晨钟已经响了两通。
      此时,乾清宫外灯火通明,数十位内侍宫娥双手托着金盆金碗,弓着身子整整齐齐的等在门外。
      门里数丈宽的龙床上,朱祁镇睡眼惺忪的倚在床头,整个人晕晕乎乎,显然是大脑还没正式开机。
      “他娘的,当个皇帝怎么这么难,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额比猪好多了...”
      朱祁镇打了个哈欠,鼻涕眼泪直流,心里老大的不乐意。
      明明还是一个小宝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苛刻的对待一个孩子真的好么?
      怪不得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少有长寿的,就这种熬夜程度,就是有多少速效救心丸也压不住心火啊!
      “不行,这种陋习必须得改正!”
      朱祁镇咬咬牙,暗自下定了决心!
      对于一个穿越来的躺平青年而言,大好时光怎能全部扑在事业上?
      是美人不美啊还是美食不香啊,精力那是一定要用在刀背上,刀把上...
      至于家国大事,只需要分出那么一丢丢精力,就可以了嘛!
      “皇爷,该更衣了...”
      还是那个老太监,此时正站在床边上,一脸媚笑的看着朱祁镇,也不等他回应,回头一招手,数十位等在门外的内侍鱼贯而入。
      看着几位心灵手巧的小宫娥开始为朱祁镇梳妆打扮,老太监揣着手,笑容中带着几分谦卑,细声细气的说道:
      “皇爷,今个儿内阁那几位大老爷递了折子,正和太皇太后商议着国事呢,太后要您赶紧过去!”
      朱祁镇张着嘴,等着宫娥将一碗清水灌到嘴里,一顿呜哩哇啦,噗地一声吐到了另一位宫娥端着的金盆里,这叫洗龙沟!
      等他洗完了龙沟这才开口问道:
      “冯喜儿,知道他们商量的什么事情么!”
      这个老太监叫冯喜儿,朱祁镇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别看其貌不扬,老的还有点耷拉眼皮,却是服侍了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皇帝的元老级大太监,现如今还是司礼监的首领太监,算是太监里的天花板啦。
      冯喜儿听朱祁镇问自己,快速往前走了两步,弯腰屈膝,有些惶恐的说道:
      “皇爷,可别折煞老奴了,这家国大事,岂是我等阉人之辈能听得...”
      朱祁镇这才想起来,明前期,宦官还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太祖皇帝那樽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三尺铁碑,就立在宫门之外,来来回回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
      到了自己便宜老子宣德皇帝一朝,才准许宦官读书写字,有了宦官帮着皇帝读折子这一说。
      而导致宦官真正开始专权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堂堂的大明战神朱祁镇!
      想到这里,朱祁镇看着铜镜里倒映出的幼齿脸庞噗嗤一乐,
      “论背锅还得是你啊!兄?N儿!”
      冯喜儿哪里知道朱祁镇为啥发笑,又不能开口问,只好在一旁陪着傻笑。
      人小事也少,不一会儿的功夫,朱祁镇就收拾利索了,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团龙纹袍,头戴一顶黑纱翼善冠,威风凛凛的跟着冯喜儿前往乾清宫正殿。
      明朝的大朝会在奉天门前的广场上举行,所以也叫御门听政,但御门听政并不是天天举行,而是每逢三、六、九才会有那么一次。
      真正重要的政务,都是通过内阁然后再上报给皇帝,皇帝会召集大臣在自己寝宫的正殿里解决,这叫小朝会!
      朱祁镇就住在乾清宫,所以,他参加小朝会只是需要到乾清宫的正殿里。
      此时乾清宫里正大光明牌匾下的龙椅两侧,多出了两把椅子,太皇太后张氏和孙太后分居左右,御阶下,站立着五位顾命大臣。
      乃是合称三杨的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工部尚书杨荣、礼部尚书杨溥,还有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胡?酰?ing)!
      五人见到朱祁镇走进来,连忙躬身作揖,恭请圣安!
   &nb

第4章 大婚还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