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的目光一直盯着轿车离去的方向,嘴上叼着烟锅,一张布满皱纹的脸隐在烟雾中,让人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围观的人群忍不住好奇:“老书记,你啥时候有个这么有钱的亲戚?”
“滚犊子,我要有这样的亲戚,早就烧高香了。”村支书骂道。
“那这群人是谁啊?”
“这人是我们的活菩萨啊,你说,我咋就没发现,咱这穷的掉渣的杨西沟,竟然还是个金疙瘩。”
村支书吧嗒着一口烟,坐在自家的门口前。
原来这个叫做吴光明的人,是个煤老板,也不知道从哪得来的消息,杨西沟后面的矮山那里发现了煤矿,这可是个宝藏啊,据吴光明公司的技术员勘测,煤矿量还挺大。
然后他就通过关系,把杨西沟的煤矿拿到了手里,这次来是问一下村支书杨西沟的具体情况,过不几天,他们就会开着队伍来杨西沟挖煤。
挖煤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量大的话,十几年都挖不完。
这下好了,杨西沟的人兴奋起来,晚上抱着婆娘一顿亲,手也不自觉的抓住两团,一边想着以后可以不用出外干活了,一边手上的力气忍不住加大,痛的婆娘叫了起来。
当时村子里的人跟着当初建学校的那支建筑队,出走了不少人,现在那些出走的人,听到这个好消息,纷纷回来。所谓靠山吃山,靠着煤矿这个金疙瘩,自然少不了发财的机会。
高原也知道煤炭是个好东西,那玩意可以烧来取暖,如果村子里以后真的能采到煤,那他就可以不用顶着风沙去捡柴了。
总之,这样一件事,使得村子里每个人都兴奋起来。
一个星期后,吴光明带着施工团队来了。
各式各样的机器,让杨西沟的人看花了眼,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设备,那些重型机器运了几天几夜。
常常半夜响起的车辆轰鸣声,把睡梦中的人们给惊醒,他们并不觉得吵闹,反而会想那是金钱在向他们发出的欢呼声。
立冬的时候,天彻底冷了下来,所有人的心却是热的。
矿场排起了长龙,最前面放了张桌子,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在纸上记录着。
“姓名。”
“杨怀建。”
“年龄。”
“43。”
“进去吧,下一位。姓名?”
“杨元宝。”
“年龄。”
“14。”
戴眼镜的人抬头瞟了一眼站在对面的小孩,又低下头,把写在表格里的名字划掉:“小孩子不行,赶紧走。”
还没离开的杨怀建,赶紧上来递上一根烟:“老总,您通融通融,这是我儿子,他不小了,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干,可有力气了。”
&n
第65章 杨西沟成了金疙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