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杆秤也值个四五块钱,虽说没有那只兔子值钱,但老太太应该也不至于。
难道她忘了?
杨爱国抬头看看日头,约摸着九点多了,回家大概需要两个小时,他还打算去供销社买点儿东西。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有些着急,皱着眉头踮起脚向院里看了又看,还是不见老太太的踪影。
杨爱国准备再等会儿,实在不行就先拿着秤回家,反正明天还要来的。
等人的时候是很无聊的,特别是你还不知道等的人什么时候能来,甚至那人会不会来都是个未知数。
杨爱国干脆坐在地上,把今天赚的所有的钱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张一张地数着。
一共十六块八毛钱,老太太那里还有七块钱,但不知道她还会不会回来。
杨爱国数好了钱,站起身来,用手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踮起脚又向院里看去。
这回老太太还真来了,眼见着就到大门口了。
千盼万盼,总算把她给盼来了,杨爱国的眉头总算舒展开了。
“小伙子,我刚才在家帮着老伴儿宰杀野兔,这一忙起来,就把事儿给忘了,等挺长时间了吧?”老太太笑呵呵地问道。
杨爱国看着老太太额头渗出的细汗,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笑着说道:“大娘,我也没等多久,您不用太着急。”
老太太说完,从兜里掏出来刚才那张大团结,递给了杨爱国。
杨爱国笑着接过来,然后从刚才赚的钱里面点了三块钱,把那杆秤和三块钱一并递给了老太太。
“大娘,今天真是太感谢了,要是没有您这杆秤,我可不能那么顺利地把东西卖完。”杨爱国一边说着,一边给老太太鞠了个躬。
老太太看着眼前这小伙子不错,打心眼里喜欢,“我叫周春梅,就住前面家属院一号楼,用秤你就来找我。”
说完,老太太拿着秤转身就走了。
杨爱国有点儿受宠若惊,看着老太太的背影,直接愣在了那里,甚至连声谢谢都没来得及说。
老太太走出很远后,杨爱国才回过神儿来,然后从嘴里挤出来个“谢谢”,虽然他知道,老太太不可能听得见。
杨爱国把赚来的钱小心翼翼地叠起来,装在兜里,然后背起竹篓向供销社的方向走去。
现在的杨爱国,不再半低着头走路,虽然他穿着一身带补丁的衣裤,但兜里的巨款足以让他挺胸抬头。
金钱带给人的自信,不输于任何物件。
走在北仓县城的街上,看着道路两旁的建筑物,还有时不时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行人,杨爱国感慨万千。
短短几十年,这里大部分的建筑物都会消失,整个县城,乃至整个中国都会焕然一新。
十几分钟后,杨爱国到了供销社的门口。
在杨爱国的记忆里,这家供销社应该是县里最大一家了,他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放眼望去,琳琅满目,日用品、油盐酱醋,甚至鸡鸭鱼肉都有,售货员头顶的货架上还拉着一条红色的横幅。
里面买东西的人不少,还有很多人在排队,售货员在慢吞吞地给顾客拿货、结账,脸上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nbs
第12章 重生后的第一桶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