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放下手里的烟袋杆子,站起身走到村妇跟前。
笑道:“妹子,这事儿不假,这不,我们把家伙事儿都备齐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院子里摆放的盆盆桶桶。
村妇侧头看了一眼,又看了看正在装电灯泡的李国猛,想着这事儿应该不假。
于是她跟李忠知会了一声,便领着孩子离开了。
杨爱国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五点多钟,孙菊香做好了饭,一家人简单吃了些。
吃饭期间,就有零零星星的村民过来了。
但这些提前来的人,手里的知了猴都不足五斤,一两斤的居多。
杨爱国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这些村民猴精猴精的,就怕抓多了自己不收。
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也为了让其他村民能够塌下心来抓知了猴。
杨爱国将他们手里的知了猴都如数收下了。
当然,像他们这种耍小聪明的村民,并不是很多。
再加上这些人拿了钱出去一说,也就更没人拿一二斤的量过来了。
大家都不傻,与其浪费这个时间,不如多抓些再来。
夜幕降临,人渐渐多了起来。
院子里排起了长龙。
有拿了钱的村妇不忘回头问一句,“小伙子,赶明儿你还来不?”
“是啊,小伙子,明儿还来不?”
“……”
人群中说话声不绝于耳。
杨爱国用力拍了拍手,清了清嗓子。
朝人群中大声喊道:“赶明儿我还来,你们放心抓就是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乡亲们,山上的野鸡野兔我也收,还有河里的甲鱼,你们谁有能耐就去抓,我都收!”
人群中一老汉撇着嘴直摇头。
“甲鱼?就那老鳖吗?我可不敢抓那玩意儿,不吉利。”
“就是,那玩意儿可不能随便抓,邪乎着哩!”
“……”
说话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有几个年轻人撇嘴笑着,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杨爱国知道,这事儿有门儿。
于是,他扯着嗓子又朝人群中喊了一声。
“甲鱼的收购价格可比其他东西贵,五毛钱一斤,谁敢抓就去抓,有多少收多少!”
村民们一听五毛钱一斤,瞬间炸了锅,本来就嘈杂的院落,更加热闹非凡。
就连鸡窝里早已睡下的几只鸡,都“咯咯咯”叫了起来。
……
人越来越少,院子里也安静了下来,已经能够清楚地听到蟋蟀的叫声。
送走最后一波村民,一家人将收购来的知了猴转移到地窖里。
杨爱国估量了一下,大概五百斤左右。
对于这个结果,他不太满意,但也算意料之中。
这个时间,家里那边应该也都忙完了。
杨爱国跟李国猛商量好,明儿一早让他帮忙赶着牛车一起去县城,然后就准备回去。
李忠放心不下他一个人走,非得让李国猛送他。
杨爱国起初还推拒,后来考虑到自己身上还有一百多块钱,以及之前被人跟踪的事儿,于是便应允下来。
临走时,他还给老丈人留下了一张大团结。
李国猛拿了手电筒,两人便离开了家。
皓月千里,月明星稀。
两人并排走在路上有说有笑。
突然,黑暗中窜出两条黑影,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nb
第67章 就是想跟你谈笔生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