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扎尕那:晨雾缭绕如仙境。
引 子
若说甘南是一幅铺陈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长卷,那么扎尕那必是长卷中最为凝练而神逸的一笔。黎明尚未完全启扉,天地仍被幽蓝的微光所环抱,扎尕那便悄然在薄雾与松涛的交织中苏醒。此刻,群峰尚未显影,村落尚未发声,唯有一缕缕乳白色的晨雾,自峡谷深处、自林莽之间、自冰川融水之上缓缓升起,宛若仙人的衣袂,轻盈地拂过石屋的檐角、经幡的旗尖与青稞田的叶脉。倘若“仙境”一词尚不足以形容,那便只能说:扎尕那的清晨,是大地在低声诵读的一卷经文,每一句都由雾、由光、由风共同书写。
第一章 雾起:天地初开的混沌
凌晨五时许,星辰尚未完全退场,东方的山脊仍镶着一弧冷冽的银边。此刻的扎尕那,海拔三千三百米的空气清冽得近乎锋利,每一次呼吸都像在胸腔内点燃一簇薄荷味的火焰。峡谷深处的白龙江支流发出幽微的潺响,那水声被夜露浸润得柔软,又被松脂的清香包裹得醇厚。随第一缕地温升腾,雾,便从河床的卵石缝隙、从云杉林的针叶尖端、从玛尼堆的罅隙里溢散而出。
它们起初只是丝丝缕缕,像远古的经卷上逸散的墨香;继而汇成一片乳白的潮汐,在石峰与村落之间铺陈、回旋、升腾。远远望去,整座山谷仿佛被置于一只巨大而透明的羽觞,杯中盛满流动的云絮。雾海之上,唯有海拔四千二百米的措美峰顶露出峥嵘一角,如孤岛,又如守望者;雾海之下,藏式榻板房的窗棂透出酥油灯微弱的橘红,像是谁在深海里点亮了古老的灯塔。
此刻的扎尕那,没有鸟鸣,没有犬吠,甚至连风也屏息。一切声响皆被雾的柔软所吸收,唯有心跳与松涛在耳廓内形成隐秘的共振。天地复归鸿蒙,时间在此刻被重新计量——不再以分秒,而以雾的浓淡、光的冷暖。
第二章 光降:金色羽箭穿透雾纱
当东山的轮廓由铅灰转为黛青,第一束曦光终于刺破云层。它像一柄久经磨砺的金色羽箭,自措美峰的雪脊激射而出,先是在雾海上划出一道纤细而明亮的线,继而扩展、漫漶、铺陈。雾,在这一刻被光赋予了质地与纹理:近处的雾,凝为乳白的流岚,仿佛可掬;远处的雾,则被阳光镀上一层淡金,如轻纱,又如熔化的琥珀。
光线继续俯冲,掠过层层梯田。初熟的青稞穗头尚挂露珠,每一滴露珠里都囚禁着一枚微缩的太阳。当雾与光在穗芒间交汇,露珠便炸裂成无数细小的光谱,如同万千佛眼同时睁开。藏民屋顶上的经幡被风轻轻牵动,蓝、白、红、绿、黄五色在雾中渐次显影,像一场迟到的法会。
再远处,扎尕那四村——东哇、业日、达日、代巴——次第苏醒。最先出现的是炊烟,笔直地穿透雾层,像一支支素白的信笺,上书“人间烟火”四字。随后,木门吱呀开启,老阿妈背着木桶走向泉边,桶身与石阶碰撞发出清越的声响;孩童赶着犏牛穿过田埂,铃声叮当,惊起栖在荆棘上的斑鸠。雾在人与畜的体温中缓缓升腾,又在阳光的蒸腾中渐渐稀薄,像一场神圣的谢幕。
第三章
第562章 扎尕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