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出兵北海[1/2页]

穿越三国小侯爷 花钱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过经过了数月的休养生息之后,刘能已经基本消化了上一次大战的战果,几万黄巾贼纷纷转为屯民从事农耕,假以时日刘能甚至能够拉出一支几万人的大军。当然了,自然还是辅兵居多。
      而且国渊不愧是日后曹魏的九卿之一,历史上他本就是专门负责屯田事宜的官员,如今接过这项事务倒是得心应手,指挥调度。
      “如今五万余战俘大都已经安排妥当,划分为数百个屯田队,新开垦了数万顷田地,而且专门组织了农耕队,可以帮助那些老弱妇孺耕田,大大提高了效率。”
      国渊对孔融和刘能汇报道:“等到明年秋收,只要没有灾荒,哪怕是平年也有数万石粮米收入府库之中。”
      “呵呵,子尼不愧是郑师门下高足,做的很好。”孔融面带笑意,他虽然被委任为郡守,不过还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对于实际政务并不擅长,平日里最大的兴趣就是汇聚一帮文学同好,吟诗作赋。
      如今文有国渊,武有刘能,看来垂拱而治即可,效仿上古圣人,实在是妙哉。
      这也幸亏郡守是孔融,要是换成孙坚、朱隽等辈,这些黄巾贼都得变成京官上堆砌的一颗颗头颅,这些人本就是青徐人口,一刀杀了那得损失多少壮劳力?
      “既然战俘已经处理完毕,郡守,本侯下一步打算南下讨伐管亥,彻底收复北海国。”府衙当中,刘能对孔融开口提议道。
      虽然如今刘能的身份不过是东莱都尉,不过不管是孔融还是青州刺史焦和都对刘能十分看重,隐隐有青州第一大将的风采,所以收复北海国之事,焦和也交给了刘能。
      孔融沉吟片刻,缓缓道:“侯爷,某不通军事,侯爷可直行筹谋规划,不必问我。”
      其实刘能向孔融汇报,也就是走个形式,尊重一下而已。毕竟孔融在名义上,还算是他的顶头上司。
      如今整个东莱郡,用来守城的郡国兵也就三四千人,还都是疏于操练的老弱残兵,真正有战斗力的,全都在刘能麾下。
      刘能策马回到坞堡之中,召集众将,宣布了将要出兵讨伐管亥的事宜。
      “此次出兵,某不打算动用黄巾贼战俘,仅以本部兵马即可。”
      要是把那些黄巾贼战俘呼一股脑全都拉出去,刘能瞬间就能拉起三四万的大军,不过一来太费粮草,二来这批战俘归降不久,隐患极多。用黄巾贼打仗早有先例,曹操早期的兵力来源就是青州黄巾。青州黄巾巅峰时号称有百万之众,最终被曹操击破,曹操择其精锐三十万,号为青州兵,剩下的人则是全部都转为军屯。
      史称“魏武之强,由此而始”,人口就是生产力,忽然多了一百万人,曹操能不强盛么?
      可是事实上,这批黄巾贼为主力的青州兵,早期让曹操吃了不少苦头,纪律不佳的青州兵屡屡爆发兵变,甚至还把夏侯??几?俪至耍?诮??侵苯酉铝钫蜓骨嘀荼?G俺抵???坏貌环溃?平碓粢簿湍美锤?铮?潘懒丝梢猿榈魃俨糠秩宋?ū??坏└ū?氖?慷喙?奖??蚱鹫汤锤悴缓没崾实闷浞础
      王修沉思一阵:“如此一来,我军最多能够抽调六千兵力。”
      张饶率军围攻坞堡多日,堡内辅兵经历厮杀也锻炼了出来,除去之前的死伤和残废之外,还有四千余战兵,两千余辅兵。
      “既然如此,便出五千兵,太史慈骑兵营包含在内。”刘能一锤定音道。
      那几百匹马已经被李开从辽东运了回来,太史慈本来不过百人的骑兵队足足扩充了三倍,成为了一支四百人的骑兵营,算是初具规模。
      而这四百人的破军营,足足有八百多匹马,每日的花费足以招募七八名步兵,不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青徐之间一片平原坦荡,有少数丘陵,在野战之中,骑兵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七月,刘能统率五千步骑誓师出征,这就是家族多年积累的好处了,孙坚不过是平民出征,因此麾下也就只有不到两千健儿,而刘家在寿阳积累数百年,再加上刘能获取的战果,这才能让他养的起这么多兵马。
      刘能军从卢乡县出发一路南下,进入北海国后沿着沽水行进,兵锋直指高密城。
      而刘能这么大张旗鼓的进军,自然也被管亥的斥候侦查到了。
      “管帅,大事不好了!卢乡侯刘能自东莱郡而来,号称统兵一万,距离高密只有三天路程了!”
      “刘能小儿来了?”
      管亥半夜里听到军情,一双大眼在黑夜中瞪的锃亮。
      “一万人?应该是诈称...”管亥心中思索起来,刘能大败张饶,收编了几万俘虏,按照他的用兵风格是不可能把战俘拉出来充军的,而且还要留下部分兵力看押他们,出动的兵力应该在三千到六千之间。不过这些都是百战精兵,哪怕只有几千人也是非同小可啊。
      “出兵,迅速赶往高密!”
      管亥当机立断,当晚便整顿部属,从诸县,也就是今天的诸城赶往高密。诸城坐落于琅琊国和北海国的交界处,而琅琊国的治所开阳位于南部,管亥为了方便控制两个郡国,所以驻扎在诸县,如今从诸县驰援高密,倒也快速。
      七月十五日下午,管亥部八千黄巾贼驰入高密城中,十六日上午,刘能军方才抵达高密城下。
      先驱者自然是太史慈麾下四百骑兵,他们远远的望见了高密城,城头上一杆绣着“管”字的黄底旗帜迎风招展,四面城门紧紧闭合,城头之上人头密密麻麻,一股临战前的紧张感交织而出。
      “司马,看来管亥的主力已经在高密城中了。”副将对太史慈笑道。
      太史慈摆摆手:“派人回去通报君侯。”
      一骑从阵中奔出,向北而去。而城头上也看到了数百骑兵,因此一阵骚动。
      “官军来了!”
      “快去请管帅。”
      “把滚木?石都搬上来,弓箭手呢?”
      “全军止步,保持距离。”太史慈抬手喝令,身后的骑兵拉住马匹,全部都距离城池二百步之外,这个距离普通的弓箭是没有杀伤力的,除非是用大黄弩。
      《史记》记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出塞与匈奴作战,深陷重围之中,眼看着局势恶化,李广命人暗中拉起大黄弩,忽然射杀数名匈奴将领,使得匈奴骑兵一阵骚动,然后这才突出重围。
      不过大黄弩的造价很高,使用也麻烦,这群黄巾贼就连弓箭手都不多,更不用说是大黄弩了。
    

第75章 出兵北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