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章 封官,各司其职[1/2页]

三国:开局营救甄宓 白马啸西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用的人才太少了!
      袁梓安坐在首位,看着五人,心中感慨。
      “今日召诸位来,是有几件事和大家商议。
      第一件事,我决定将治所移到范阳。曹军想必不久就会兵临幽州,蓟县远离前线,调兵遣将颇费时间。
      战争中,每一刻都极其宝贵,慢一步,就会铸成大错!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崔琰点点头:“主公所说极有道理,我赞同。”
      陈琳、阴夔、林冲也没有异议。
      常遇春却提出了异议:“主公,范阳虽然离冀州近,调兵遣将方便,但是也很危险,不如主公前往蓟县,我留在此处驻守,防备曹军。”
      袁梓安摇摇头:“常将军,我知道你的心思,不想让我涉险。但范阳若破,幽州定然也难守,我又能活几日?
      不如留在这里,还能鼓舞士气。”
      常遇春听他这么说,没再说话了,主公留在这里,确实利大于弊。
      “对了,此次救援邺城,我军伤亡统计出来没有?”
      常遇春表情凝重,点点头:“回主公,统计出来了,战死者852人,带伤着逾千人。”
      袁梓安叹了口气:“抚恤金的发放你盯着点,不可有遗漏。他们虽死,不能再叫其家属对我幽州失望。
      另外,有战功者的奖赏也不能有丝毫克扣。”
      “属下省得!”
      袁梓安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我虽名为幽州之主,但能够听我政令的只有涿郡、燕国和渔阳部分地区。
      其他地方大都受乌桓控制,但我父在世的时候与他们交好,有盟约为鉴。
      现在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曹操,能不能守住幽州,我心里实在没底。
      我现在需要一个人,前往乌桓游说,让他们出兵协助我们对付曹操。”
      三位谋士久在河北,对幽州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此举老成持重,可行!
      阴夔站了起来:“主公,下官不才,愿往乌桓行苏秦张仪之举。”
      “好!阴夔听令!”
      “下官在!”
      “我命你为军司马,出使乌桓!此事若成,我再行封赏!”
      “多谢主公!”
      【叮,阴夔被授予官职,忠诚+3,现忠诚63】
      袁梓安点点头:“有劳伯贤了!金银财帛我府库里还有些,尽可答应他们,但是粮草方面的要求切不可应允。”
      幽州苦寒,土地贫瘠,粮食很吃紧。
      “主公放心,臣省得!”
      说完出使乌桓的事,袁梓安接着说道:
      “乌桓虽然不足虑,但幽州有一人,实在是我心腹大患,不除去此人,犹如芒刺在背!”
      “主公所说的可是盘踞在渔阳的鲜于甫?”陈琳问道。
      “然也!”袁梓安脸色阴沉:“此贼在官渡之战时受田豫蛊惑向曹操投诚!
      如曹贼来袭我幽州,鲜于甫必定不会安生。
      不除去此獠,我军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说完,他看向常遇春:“常将军,邺城之战,我尚未有封赏。
      今封你为虎贲中郎将,率两万人马攻打鲜于甫!你可有把握?”
      常遇春霍然起身,肃然道:“多谢主公,定不辱使命!”
      “好!等双马镫配齐后出发,务必速战速决!”
      “喏!”
      说实话,袁梓安此举也是冒了一定风险的,大部分士兵都被常遇春带去攻打鲜于甫,范阳空虚的很。
      但是没有办法,现在眼前这个局面,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鲜于甫不会出兵上,那样就太被动了。
      猜猜乐,会死人的!
      在座的都是英才,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叮,常遇春升官,忠诚+5,现忠诚76】
      说完外事,袁梓安又说起了内政:
      “现如今冀州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幽州人丁稀少,我想颁布一些法令,吸引流民来投。”
      众人:“这是好事,主公请说!”
      “第一条,流民来我幽州,立即登记造册,居住三年后,给予幽州百姓同等待遇。
      第二条:流民来此,没有田地,没有居所,人心不稳。我想让兵士们赶造房屋,免费送给他们居住。
      另外,分配给他们田地三亩,耕种十年后,这些田地就归他们所有。
      他们愿意开荒的话也可以,开荒的土地耕种五年后,所有权归他们。
      另外,免费提供明年春种所需的麦种。”
      阴夔说道:“主公此举大善,不过,幽州有那么多麦种吗?”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袁梓安给他吃了一剂定心丸,系统给的麦种完全够分给流民耕种的。
      崔琰忧虑道:“好是好,不过,今年已过播种的季节,等到明年收割,这一年多时间他们吃什么?”
      袁梓安笑道:“这个问题我想过了,我准备行使以工代赈!”
      “主公,何为以工代赈?”
      “就是让这些流民帮助我们修筑防御工事,修筑农业生产沟渠什么的。我们给他们提供口粮,让他们吃饱饭。”
     &nbs

第10章 封官,各司其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