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开始前,袁梓安先对出征渔阳的功臣进行了封赏,重点是常遇春和阴夔。
常遇春从虎贲中郎将晋升为镇北将军,从这里开始,就是东汉官制中真正意义上的将军了。
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升官升的这么快的,可是袁梓安手下太缺大将了,现在他没称帝,没办法封爵,只好往上升官。
到了这里,就要慢下来了。
阴夔从军司马升为渔阳郡守。
还有一人,就是当初攻破渔阳城墙的百人将,名叫支图,他也是命大,后来被救回来了。
袁梓安看了一下,属性一般。
不过,对于他勇猛,他还是很欣赏的。
袁梓安不仅兑现了常遇春当初许下的诺言,将他升为曲督,还赏赐了不少金银财物,很是勉励了几句。
支图感恩不已。
封赏完,崔琰提议,让袁梓安继任大将军位。
建安二年(197年),那时候袁绍势力很大,名望也最大,曹操为了笼络他,派孔融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
拜袁绍为大将军,赐给他弓箭、符节、斧铁和一百虎贲,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个州。
袁绍死后,符印被袁尚继承了,现在都落到了袁梓安手里。
袁梓安推让了好几次,嘴里说着“我何德何能,怎么能继任大将军呢?”
“袁尚才是最适合的继承者,你们去找他吧。”
……
众人心里腹诽:袁尚都被你关起来了,真去找他了,我们也不用活了。
这不是袁梓安惺惺作态,而是必要的程序,他只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已。
古人就是这样:矫情。
古语说的好“名正言顺”,此举既是为了在对抗曹操的时候身份、大义上不吃亏,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老大不升上去,他们怎么好往上升呢?
几番推辞,众人苦劝,袁梓安这才“不情不愿”的接受了。
接下来才是商议正事。
首先是布防,原定的五阮关、北新城、攀舆亭、霸县、泉州不变。
经过众人的一番商议,因为并州高干降曹的关系,西边增加了两个防御据点:代县,居庸关。
不过,这两个不是重点防守对象。
最新消息传来,虽然高干已经名义上归降,但他仍然被封为并州刺史,盘踞在并州。
短时间内,曹操没有办法调动高干的兵马,借道可能也会引起高干的猜忌。
另外和并州接壤的代郡有乌桓人盘踞,曹操可能暂时不会冒着这个风险从并州攻击幽州。
经过一番讨论,袁梓安开始正式宣布布防命令。
牵招从渔阳抽调三千老兵,加上三千新兵,防守代县和居庸关。
鲜于甫领三千兵马防守五阮关。
阴夔和林冲领两千老兵、两千新兵防守攀舆亭。
毛德祖领五千老兵、两千新兵驻守北新城。
常遇春领两千老兵、两千新兵驻守霸县。
崔琰领三千老兵,两千新兵马驻守泉州。
这一共就去掉两万九的兵马,袁梓安带着李存孝坐镇的范阳城只有五千老兵,六千新兵伺机而动。
另外,后方各个城市少量的防御兵力加起来总共一万。
他后方的乌桓、公孙康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这要是和曹操的团战打赢了,被人偷了水晶,那就操蛋了。
这就是幽州所有的兵马了,五万出头!
鲜于甫的降兵也算在里面。
另有峭王六千人马驻扎在固安。
其他城的守将众人都没有异议,唯独北新城的守将毛德祖。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而且,年纪都这么大了,他真的可以?
要知道,曹操若想攻打幽州,北新城是必须要拔下来的一颗钉子。
北新城对于保卫幽州的战略意义太重要了,不攻下北新城,曹操就不敢孤军深入。
一旦北新城被攻陷,范阳就要首当其冲,面临曹军的兵临城下的威胁!
袁梓安要完蛋
第29章 幽州军事部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