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5章 真的实现了悬停啊![1/2页]

重生:我体内带个台式机 萧子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在穹海地面控制和指挥中心的工程师们来说,更多关注的,是枫运2号姿态是否正常,发动机推力是不是能够根据飞行需要,非常精准的提供。
      在枫运2号上面,搭载了一个强大的碳基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务器110S,专门负责计算飞行需要推力参数,并实时控制核聚变发动机控制反应速度和喷射量。
      对核聚变发动机的控制必须智能化,而且要求非常的精准,来不得一点儿的差错。
      研究团队做过发动机匹配理论和模拟实验,总体情况良好,但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行,需要面对的环境条件比理论上的更加复杂,因此众人这才会这么的紧张。
      哪怕枫运2号已经上升到了数十公里的高度。
      直到300余秒后,枫运2号抵达了近地轨道。
      高度则是380公里左右。
      而这个时候,枫运2号的姿态已经横了过来,绕着地球转着。
      “发动机超低功率运转。”指令长提醒道。
      模拟图上能够看到枫运2号的发动机尾焰非常淡了,仅保留了继续核聚变的基本条件,发动机的推力大大减少,反应产生的能量更多用于发电储备。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枫运2号的载人舱段居然是可以调整角度的!
      原本升空的时候,邓绍是坐在了发动机上面,现在到了轨道,整个枫运2号又像是一个巨型飞机在围绕地球转动,邓绍乘坐的下面又成了机腹。
      虽然说到了天上,变成了微重力,上下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多少人感觉非常良好。
      可以说,这是邓绍第一次乘坐这么舒适的天地运载器了。
      在地面指令长的安排下,邓绍按照要求解除了安全设施,熟悉的漂浮着往控制室而去。
      这带的一批物资和材料,需要和太空实验基地交接。
      到这一步,差不多可以宣告成功了。
      江成的心里头也是微微地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虽然他在体内电脑中模拟了多次,但毕竟这里面的模拟和真正上天的环境并不一样。
      一旁的郑墨非常高兴,“江院士,您带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啊!”
      他是知道一些的,目前的华国航天中心正在建造用于登月的飞行器,用的也将是核聚变发动机。
      能够实现较低成本、可重复利用的登月方式,必将开启太阳系时代。
      江成摆摆手,“也是大家的功劳,你看着枫运2号,我也没有插手,是大家设计和制造出来了。”
      “那没有江院士的核聚变技术,这些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郑墨摇头表示不认可。
      笑话,核聚变就是高维打低维,有了这技术,那未来才会广阔和光明。
      没有这技术,大家都是一样的,困在地球。
      邓连嘿嘿一笑,“江董,您就别谦虚了,咱们华国最年轻的双院院士,好像国外哪里还评了您是近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喏,要来运送物资了。”邓连说话之后,看到了大屏幕上的图像。
      在枫运2号前面的高清摄像头处,看到了一个庞大的空中建筑群!
      足足了数万平方米,那是枫火的太空工厂。
      高度平均在10米左右,全部都是银色的外观,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nbs

第575章 真的实现了悬停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