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夏被大宋以摧枯拉朽的手段彻底消灭在历史长河中,其后续影响之剧烈,让每一个人都没有想到。
      在政治上,一年前因为‘扩大化改革一事儿遭受重创的新政派,再一次支愣了起来。
      他们借助灭夏和西征的东风,掀起了反击的号角,再一次扩充了队伍,形成了保守派的压制。
      而这反而是神宗皇帝乐意见到的景象,他不希望新政派和保守派中某一派形成尾大不掉的趋势。
      在他父皇英宗时期,新政派完全占据了朝堂。
      但是得益于韩某人没有赶尽杀绝的理念,在神宗朝熙宁元年,保守派又起势压倒新政派。
      双方你来我往,在这两年斗得是不亦乐乎,神宗皇帝作为两派的润滑剂,调和着双方,平衡着朝堂。
      在经济上,西夏覆灭后新得到的土地开始在民间流转,这让许多流民和有想法的商人开始进入凉州一带,在荒凉的土地上耕作开垦。
      得益于商人的入驻,凉州一带的商业经济也开始复苏。
      早些年因为战争而关闭的边境榷市,也变成中转地,开始补充凉州在西夏时期遭受的创伤。
      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前西夏境内的宁夏盐池(青白盐)被收归国有,大宋盐业彻底迎来井喷之势。
      在韩某人的指点下,王介甫真正规划了《大宋盐业发展计划书》。
      提出用青白盐平抑国内盐价,彻底将昂贵的解盐价格打下来,完成在民生上最大一件大工程。
      古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同时因为调料的稀少,以及对于身体的需求,对于盐的依赖远远大于旁的东西。
      因此‘盐贯穿了华夏或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了很多战争的导火索。
      现在能够得到西夏的青白盐,就有了能够托底的产业,这对于大宋在民生方面会有巨大的作用。
      只要保证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接下来的国内将会进入一个高速平稳的发展,有利于各项政策的实施。
      同时,王介甫表达了用盐业来钳制各国经济的想法,这让神宗皇帝很是意外,也让韩某人很是满意。
      毕竟当初西夏就曾用过这一手,来打击和钳制大宋的盐业。
      现在青白盐池在手,大宋若是不借着这个机会,搞搞周边的国家,那不是对不起自己这些年过过的苦日子。
      因此在青白盐的对外交易中,大宋表示了自我需求。
      对辽和吐蕃诸部,要求用马匹、毛皮等大宋缺少的东西换取青白盐。
      对西南大理、交趾等中南半岛国家,要求用茶叶、农作物种子等基本物资进行交换。
      这其中,韩某人特意交代王介甫,除了在国内南方推广占城稻以外,可以利用青白盐收割中南半岛国家的粮食储存。
      正好今年朝廷通过‘对于含嘉仓的部分粮窖重启的计划,现在国内的粮食稍微够自给自足,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那就完全不够用。
      因此收割各国的粮食储存,正好可以提前预备一手,应对未来的各种问题。
      这项提议可让神宗皇帝与王介甫乐不可支,毕竟能够平白得到他国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不要太轻松。
      而在文化上,随着大宋干掉西夏,收复丢失百余年的凉州一带,中原文化再一次冲出河西走廊,向着遥远的西域进发。
      在和中原王朝失联百余年,西域也终于再一次沐浴着中原文化的洗礼。
      尤其是宋词的蓬勃发展,让不少国家体会到了和前唐时期唐诗的不同。
      各国国内的上层人物,开始学着宋词的小调,谱写着本国的文化脉络。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此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所以周边国家也迎来了词曲方面的进步,他们依托在大宋的文化体系下,扩充着本国得曲艺文化。
      他们派遣使者和商队,开始频频进入大宋境内,开

第320章 连锁反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