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瑜乔装做那读书人,卢霏妍也做了那男装书生装扮,两人带着四个书童,六人六马,都在那马鞍上藏好了兵器。
      那十六名护卫则是川蜀寻常盐帮马队装束,或前或后,一路随行。
      从青城山去那都江堰并不远,一路上萧瑜让卢霏妍和四个小子安静行路,路过那村庄驿站也不做停留,匆匆而过。
      那都江堰乃千年之前修建,那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见那岷江从那高山冲下平原,多雨季节,洪水泛滥,便会为祸一方,将那成都平原淹成一片汪洋。
      而旱季的时候,岷江水系充沛,而玉垒山则拦住水流,江水被迫向南,仍然是那平原上东旱西涝,这老天爷并不会事事如人意。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李冰父子却用都江堰这一超级水利,用那鱼嘴、金刚堤、玉瓶口、飞沙堰等一系列工程,将这岷江泛滥的水“四六分水”。
      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
      丰水期,六成进入外江,四成进入内江,再也无惧雨季洪水。
      枯水期,四成进入外江,六成进入内江,沃野千里,经那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再由千万条河道、水渠,流经千千万万的城镇,灌溉了千亩良田。
      自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富甲一方。
      那都江堰又是山地与平原边境的屏障,为应对吐蕃王朝,唐代曾将玉垒关封为“川西锁钥”,也是那永康军驻扎所在。
      萧瑜给那卢霏妍讲这水利之妙,尤其是那飞沙堰,在那洪水泛滥的时候,往往裹挟中许多泥沙,那宝瓶口本是李冰父子为分水川东,通过开山凿石,所强行在玉垒山打开的一个小河道。
      这小小河道容易被泥沙淤积。
      于是,李冰便在鱼嘴后内江拐弯处特别筑了一道半人高的堤坝,一旦洪水来临,那水位必将超过这道金刚堤,滚滚洪水便从这里泻向外江。
      更重要的是利用那拐弯处的离心之力,将那泥沙之物直接甩到外江。
      所谓巧用天工之力,造福万民。
      卢霏妍亲眼见这滚滚江水为民所利,称赞道:“谁能想到,千万年造就的水势、地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人力所向,却能改了这峻山恶水,所谓水利,水利,以水利民,堪比大禹!”
      萧瑜答道:“如此都江堰,护卫川蜀百姓,福泽万亩良田,实在是功德无量!”
      “小表哥,依我看,难怪那无数皇帝拥蜀自立,这盆地天险、人丁和粮草,哪一样都足够裂土开国!”
      “你看那后汉三国时期,那刘备借了荆州后便急攻巴蜀,有了这锦官城成都府,不久便开国称帝。”
      卢霏妍听他这么说,倒是想起了那三国时期,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五次北伐,背后就是只有这肥沃的天府之国能够支撑的。
      几人游览了玉垒山边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对那泥像拜了几拜。
      那白泽瞧见他们跪在蒲团上拜那泥像,颇为认真,就张口问道:“萧哥哥,这李冰

第27章 都江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