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道:“只需要派遣使臣,将东吴的两位女子送过去,曹操得此二女,必然会退兵。江东没有这两女,什么都不影响。”
“这两位女子是什么人?”周瑜问道。
诸葛亮说道:“我在隆中之时,听说曹操在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台,极为壮丽,广选天下美女,置于台中。曹操听说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二人皆有沉鱼落雁之貌,曹操曾经说过:我平生有两个心愿,一是扫平四海,成就帝业,二是得江东二乔置于铜雀台中,以娱晚年。而今曹操率兵百万,虎视东吴,其实是为了这二女而已。只要将军寻得乔公,重金买此二女,献于曹操,他得此二女,必然班师而归。”
周瑜脸色凝重,问道:“曹操欲得二乔,有何凭证?”
诸葛亮说道:“曹操幼子名叫曹植,字子健,天生聪慧,落笔成文。曹操曾经命他做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娶二乔。”
周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说道:“此赋先生可曾记得?”
“我爱其文辞华美,便默记于心。”诸葛亮回答道。
“先生可否当面诵读?”周瑜紧接着说道。
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屋里踱步,诵读道:“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说到这里,他走近了周瑜,接着说道:“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休矣!美矣!同天地之归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直播间观众纷纷赞叹。
“孔明先生真不容易,竟然能记住这么多词。”
“这好像和曹植那篇不太一样啊,添油加醋了不少。”
“那就更厉害了,还能加词?”
“反正换成是我,这首赋就背不下来。”
“能成大事者,确实不一般。”
周瑜气愤不已,狠狠一拍桌子:“曹贼欺我太甚。”
诸葛亮摆摆手,说道:“昔日天子尚且以公主和亲,又何惜民间二女?”
“先生有所不知,那大乔那时孙伯符将军之妻,那小乔……”周瑜说不下去了。
鲁肃走过来,接着说道:“那小乔乃是都督之妻也。”
诸葛亮大惊失色:“我实乃不知啊……实乃不知啊。”
周瑜恶狠狠说道:“我与曹贼势不两立。”
“大都督,事虽可恼,但也要三思而行啊。”诸葛亮提醒道。
周瑜说道:“我受孙伯符知遇之恩,国家重任在身,我决不可能屈膝降曹,刚才所言,只是想试探先生而已。从鄱阳湖动身之际,已经决定对抗曹操,绝不动摇,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啊。”
“如蒙不弃,我愿效犬马之劳,随时听候大都督调遣。”诸葛亮说道。
周瑜很开心,握住诸葛亮的手:“好,来日入见主公,就议起兵之事。”
……
 
第39章:达成一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