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梨等待的好消息很快就到了,直接从皇宫内传出来的。
兵部尚书的位子,老皇帝原本是留给洛培真的,哪知人还没上去就失了势,这个掌握实际兵权的职位太多人去争抢,太子和殷王首当其冲。
兵部尚书不仅关乎皇城皇宫的安危,更有甚至,关系到整个百楚的存亡。老皇帝清醒时尚且需要谨慎,更何况如今的实际掌权人是太后,那可是个通透的女人。
太后直接下旨,将兵部交由五皇子安子奕来掌管,前朝后宫一派哗然。
长寿宫内,安子奕静静地坐在一边,对于太后突然交给他的任务,他还有些犹豫。
“皇祖母,请恕孙儿直言,在这皇城之内,自有更适合掌管兵部的人,孙儿……”恐难以服众。
后边的话他没有说出来,可太后是明白的。
在她看来,奕儿什么都好,唯独一点便是性子,总是不争不抢,这一点在皇家如何生存?
太后不免想起了那个逝去多年的老友,重重叹了口气,奕儿不愧是他教导出来的孩子。
“奕儿,祖母大半辈子都生活在这座深宫内,这些年没什么大的建树,只明白了一个道理。”
她凌厉的眼神看向安子奕,“不去争抢,该属于自己的永远都不会到你手上,这是皇室的生存法则。”
“这些年你不去争抢,无非是在怄气。可你不要忘了,你到底是姓着安的!安氏皇权若是落到了旁人手里,你也是个罪人呐!”
“这些年祖母早就想明白了,只可惜你父皇糊涂。你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帝王,因为你是文国公府地后代!学得是兼济天下,为国为民的大道之策!”
太后虽然老了,可说话的生气依旧中气十足。
安子奕这个孩子她一直都很看好,这些年,也因为她的时刻提醒,老皇帝才没能将他一腔孤勇磨灭了。
她也不知道这是万幸还是不幸。
安子奕紧紧拽着拳头,他是个皇子,出生在皇室。对于皇权,从来都不屑于争抢。因为外祖曾说过,真正名留青史的人,不一定是帝王,只要做有利于民的事情,就一定会被人民所记住,名垂青史。
“祖母……”
太后见他终于肯说话,紧绷的脸上肌肉才松懈下来。
“祖母知道,你一直对文国公府的事情有心结,对你父皇有怨。可是孩子啊,你的父皇只有那么点气量,他做不来那些君臣和睦的事情,每天都在担心自己安危。从一个君王的角度出发,到底是功大于过。”
“你父皇这一辈子,也算是没什么大过错,已经很不错了。”
安子奕张了张嘴,好些埋藏了多年的情绪喷涌而出。每到午夜梦回时,他总会想起文国公府的遭遇,他恨自己无能,竟然不能保留住国公府的血脉。
恨自己软弱,不能阻止那场悲剧的发生。他更恨他的父皇,为什么忠心耿耿的臣子,却要遭受到那样不公平的待遇。
他甚至一度怀疑外祖曾经的教导,臣子之于君王的信任,当真可以那么完全吗?
正是因为知道他的心结,太后才来劝说。老皇帝避讳不说,关于文国公府的事情,甚至成为了他的忌讳。
正因为如此,即便安子奕战功赫赫,依旧是个毫无爵位的皇子。
太后不一样,她的出发点是百楚,为的是安氏的皇权和江山社稷。更何况文国公府的很多人都曾经是她的好友和旧人。
在这个问题上,她可以跟安子奕达成一致。
“皇祖母……”安子奕哽咽了,堂堂七尺男儿,在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跟前,哭得像个孩子。
&
第101章给他个封号就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