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好演员难找[1/2页]

我只拍良心剧 格格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许言是在魔都戏剧学院学习得话剧,在大学期间就和朋友一起组建了一个叫做“犀牛角”的话剧社。
      创作一些适合年轻人口味的话剧,在魔都的一些大学生群体中非常有名。
      后来大学毕业,以前的朋友们都有了各自的发展,大多数都在演话剧。
      不过当时心气较高的许言决定去尝试进入影视剧行业,不过他进入这个行业的时机很差。
      他演戏的那几年,正是资本刚刚在影视圈发展迅猛的几年。
      在影视圈待了不到一年,演了几个男配角,许言开始对这个行业感到失望,于是又回到了自己的专业。
      在京城这边找了一家话剧团当话剧演员,而李维和他的妻子展凌刚好也在这个话剧团工作。
      三个人一开始因为工作相识,后来的接触中发现各自的性格很合适,于是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话剧团工作了几年,行情却是越来越差。
      因为话剧行业算是比较小众的,再加上现在的人精力都被工作和短视频分割,越来越多的人没有这个耐心了。
      刚好许言当时在大学的几个话剧社的成员打算自己做一个“话剧品牌”,于是特意到京城来邀请他回去一起做这个事情。
      许言很有兴趣,同时也邀请了李维他们,不过因为李维想要留在京城发展,就没有过去。
      回到魔都后,许言和几个朋友重启“犀牛角”话剧社,从自己的母校找演员,重点在大学生群体中慢慢发展。
      不过大学生因为经济实力的关系,很快话剧社的发展就出现了瓶颈。
      最后还是许言拍板,将话剧社彻底商业化,将主要的客户群体瞄向了魔都的中产阶层。
      排练的话剧也多是都市职场还有一些年轻人关注的话题,慢慢的发展越来越好。
      算是话剧行业里转变成功的一个个例,而像李维他们的这种“文艺气息”较重的话剧团大多数都被淘汰掉了。
      陈晓阳听了许言的经历,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一个行业或是一种产业之所以被消亡,就是因为跟不上时代,不被人接受而逐渐被人抛弃。
      许言的“犀牛角”话剧社算是抓住了这个商业时代的一些特质,所以才能活下来。
      可是这样得发展会不会偏离本来的道路,它在吸引一批观众的同时也放弃了原先的那批观众。
      如果大家为了生存都开始迎着大众的口味逐渐单一化发展,那么最后看腻的观众们会不会因此放弃整个行业?
      毕竟人的欲望是复杂的。
      影视行业同样是面临着同样的境地,别看现在资本还在不停的在里面“捞钱”,动不动就是好几亿或者几十亿的投资。
      市场短时间看起来是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陈晓阳知道这就是和“金融泡沫”一样,总有失去人们信任的那一天。
      当人们开始厌倦市场上这些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影视剧时,也就是这个行业被观众抛弃的时候。
      陈晓阳很害怕这个时空的影视行业最终走向这个结局,所以他对自己这部《仙剑奇侠传》非常重视。
      从前期准备,到外出堪景,再到选演员,他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他的这部剧的拍摄周期会变得很长,光是找到符合剧本角色的演员都要花大量的精力。
      知道现在陈晓阳连自家的男主角都还没找到,不过好在许言的出现给了他一个新的思路。
      “许先生,你和李哥年纪都比我大,我就称呼你‘许哥怎么样。”
      陈晓阳只有24岁,从年纪上来说确实很小。
      “那我就托大了,不过我还是叫你陈导,咱们各论各的。”
      许言笑着说道。
      他很佩服陈晓阳,明明年纪比自己小,但是无论是做事还是对待自己导演职业的态度都非常令人钦佩。
      “许哥,其实刚才我听了你说了很多关于话剧行业的事,知道你们这个行业并不是那么好过。”
      “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合适的演员,完全可以把他们推荐过来,参加我剧组的试镜。”
      陈晓阳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按照他之前的计划,陈晓阳是打算这两天回自己的母校水木传媒去招演员。
      学生演员有学生的优势,尤其是《仙剑》这部剧,本身就是很吸引年轻群体的目光。
      所以关于李逍遥和刘晋

第39章:好演员难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