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金堂清净了一段日子,。
杜夫人的药一直喝着,却没见到起色。后院这些日子,连妈妈既要照顾夫人,又要看着后院这些事务,加上多了称心院那些人,又没有前例,忙得焦头烂额。
帮着连妈妈把月例银子发下去,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份,似乎才意识到进杜府已经月余了。
“份例都发下去了?”杜夫人这几日又瘦了许多,毕竟一天两顿药,谁喝着都没胃口。
连妈妈将账簿交到她手里,恭敬回复:“都发了,大少爷虽不在家,二十两也给了匀墨院,小少爷那这个月也多发了五两。至于称心院那边,没有惯例,福姨娘给了五两,那两位一人十两。”
杜夫人翻看过记录后缓缓点了点头,递还回去,由连妈妈放回匣子里。
“这段日子辛苦你了。”杜夫人叹了一口气。
连妈妈听到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小姑娘说这话,瞬间酸了鼻子,略带哽咽说道:“哪有的事儿,只盼着……只盼着夫人快快好起来。”
杜夫人抿着嘴微微一笑,回应道:“好,知道了,妈妈别念我了。”这话一出口,恍然回到了爹爹娘亲健在,还有哥哥保护的年少时。心中微痛,却又无人诉说。只好问:“韵儿身子好些了吗?”
“大少奶奶药已经停了,大夫说在吃上多补补就好了。”连妈妈说着又倒了杯茶,杜夫人就着她手喝了。
“叫韵儿过来。”
连妈妈得了命令,立刻就去唤人。
江澜得以第二次见到大少奶奶,顺畅地行礼,接着打帘唤道:“大少奶奶来了。”
虽然只是一瞥,明显可以看出,白净的脸也较上次多了血色。只是那不盈一握的柳腰实实在在把她看得一呆。
打眼一看,惊春跟着一位中年妇人,从西跨院方向过来。她们手上端着,尽是些香囊、手绢、抹额一类的小物件。
惊春未语先笑,“听澜,我们来给夫人送绣品。”
她只能略带歉意地回答说:“这赶得不巧,大少奶奶正在里面呢。你和这位婶子……”
话还没说完,就被那中年妇人打断了,声音极其爽利。
“哎,没事儿,我们在旁边等等就行。”顺手把惊春也拉了过去。随即就传来一阵嘀咕,“大少奶奶可是个温善人,生的好不说……当初可是十里红妆……阮家是真的家产丰厚,嫁个女儿给那么多嫁妆……”听得惊春满脸艳羡。
江澜不由觉得好笑,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嫁妆好了。一旁珠帘发出了动静,她立马歇了听八卦的心思。
那两人也立刻闭嘴,低下头。
大少奶奶脸上神色凝重,步伐却不慌乱,跟在后头的丫头怀里还抱着个红漆大匣子。连妈妈一直将大少奶奶送出院门,折步回来。
“连妈妈,她们来送绣品。”听澜上前说道。
连妈妈看了一眼,点头。二人跟着进了屋。还没过一会儿,两人前脚进去,后脚又出来了。
江澜疑惑,这么快就完事了?
惊春轻声解释:“夫人说以后这些都交给大少奶奶,大少奶奶代掌中馈。”
杜夫人身子不能继续主事,连妈妈代理也非长久之计。这下交给长媳,名正言顺,只是要辛苦大少奶奶了。
夜里,江澜又到了连妈妈房里。
她默默地捏着肩,觉得自己手法愈加纯熟了。连妈妈伸手覆在她的手上,过了会“以后晚上别来了。”江澜心里一惊,正欲询问。
连妈妈拍了拍她的手,“以后要孝敬我白天来。天天晚上来,小小年纪身子都熬坏了。”她这才放下心来。
轻轻地应了一声,又继续献殷勤捶背。
连妈妈微闭双眼享受,不经意说道:“夫人把中馈交给了少奶奶管,可以静下心好好养身子了。”
她只能嗯一声,希望万事顺利。
第二日,一如往常江澜与噙雪去大厨房提饭。厨房外婆子们三三俩俩凑在一块,谈论着什么。有一两个更是眉飞色舞,比手画脚,好不激动。
进了厨房,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江澜深吸一口气,夸赞地问道:“香,真香!这是炖的鸭汤?”
厨房老头用大勺划拉划拉翻了几下,用灶台上砂锅稳稳当当盛了,又撒上翠绿的葱花,最后盖上盖。这才回了句:“竹笋老鸭汤,益气健胃,滋阴益血。”
江澜脸上不禁露出了钦佩的神色,侧过头发现噙雪已经凑到小学徒身边去了。手上还捧着块烤地瓜。
见她看过来,噙雪把地瓜掰成了两半,朝她招招手,示意她过去。她接过地瓜,温度适宜,外皮焦糊还带着草灰,内里肉质绵密,颜色金黄。
一口下去,香甜软糯。
第10章主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