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全场人,其实都是干坐着等待着冠军的产生罢了,玩到最后只是几个人的游戏了。”
“那上一次的冠军是谁?这个文学大会,我想美鸢你上一届也参加了吧?”
申意好奇的问道。美鸢肯定的道:“当然参加了,当时刚入学导师特意嘱咐我参加一下。上一届的冠军,是陶恺歌。他太厉害了,一路冲到第一名,第二名比他还要早就被淘汰了,等于他一个人一直答到最后。”
说起上一届的事情,美鸢仍然能够回忆起当时的画面。
而美鸢没说的是,当时自己便是那个第二名,也正因为一二名的关系美鸢才和陶恺歌之间有了更多交集,也发生了后来那些事情。
申意还想询问一番,可是文学大会的正式题目第一题已经从屏幕上显示出来,申意无奈只得作罢转而看向了大屏幕上面。
第一题,古诗配对。
只见大屏幕上陡然出现了几排诗句,这些诗句左边和右边的是不相配的,要做的便是将这被打乱了顺序的十句诗重新排列成两两一句,准确完美的呈现出来。
“这些诗,也太冷门了吧。我怎么听都没有听过。”
“我去,这我怎么感觉匹配哪一句都对啊。”
“天啊,就不能整点阳间的诗词吗?”
一个个嘟嘟囔囔的声音在此刻的会场中心显得格外的清晰,而类似的感叹在整个会场中心处处都散发出来。
显然很多人都觉得这些诗句过于冷门了,根本不是平日里能够积累到的一些诗句。
尤其是大家自从来上大学以后,没有了学习诗歌的硬性要求更加没有语文课的约束,很多人的诗文能力其实是不升反降的。
美鸢盯着手里的平板同样陷入了沉思,随意的将几个诗句拖拽到了一起又分开,显然还在犹豫。
自言自语的说道:“这肯定是李白的,这两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我肯定是读过的。可是其他的...”
“吾...”,美鸢有些拿不准,在平板电脑上来回比划着。
“张岱《陶庵梦忆》、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范成大《喜晴》、戴叔伦《苏溪亭》。哦,还有你说的那个,是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申意一股脑的将作者的诗名全说了出来,让美鸢直接呆住了,一脸惊讶的抬头看向了申意。
而坐在申意另一边的一个哥们一听申意这口气,二话不说跟着申意就开始在平板上面操作选择了答案,心中窃喜自己旁边这是坐了一位大佬啊!
看申意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旁边那人想都没想就跟着申意选择了。反正自己也不会,只能抄别人作业了。
时间到,答案揭晓之后申意自然是全对!
而不少人的平板电脑果然黑屏关机了,表示着他们并没有完全搭配正确五首诗的具体内容,遗憾结束了此次的大会。
美鸢的崇拜眼神望过来:“没想到你还喜欢背诗?你不是学理工科的吗?”
似乎很是享受美鸢的眼神,申意自鸣得意的道:“那是,我有研究的东西多了,学理工科就不能喜欢咱们的传统文化了吗?”
而事实上,申意并不是很喜欢背诗,纯粹是因为家里有申雪莹这么一个天才,小时候申雪莹背诗五千不在话下,而每长一岁,便能学诗千首。
毕竟都是同一个父母管的,连带的申意也就被高标准严要求了,虽然不及妹妹申雪莹的诗词储备丰富,不过他的经历对比普通人还是强上不少。
很快第二道题也紧接着出现,根本不给人多讨论的时间,唯有快速答完题才是唯一的道路。
第二题,计算题。
只见题目是计算题,给出的是一台列车的车体数据以及行驶速度,并给出了一段固定距离的铁轨。
与普通的计算题不同,这里需要计算的是铁轨和列车的摩擦系数,以及行驶一次铁轨材质和列车车体材质之间的损耗程度等等一系列极为专业和复杂的计算需求。
要知道这可是文学大会,本来理科的人就少数,还是这样一道综合性极强的计算题,顿时好多人已经是放弃的状态了。
而申意与周围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格格不入,这题也太巧了,刚好撞到了申意的专业领域。
微微笑了笑,申意内心想着这题真是天助我也,别的不说正好撞到枪口上了。
他本身就是磁悬浮列车部的,对于这些在别人看极为专业的东西,对申意来说不过是经常需要计算的一个数据罢了。
要知道申意当时可是已经做到管理层了,他的实际能力和理论能力都是经过了多年的锤炼才能够晋升到那个职位的,这些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只见申意噼里啪啦的一顿在平板上操作、画图,时间走过一半的时候便已
第108章 难度升级的大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