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80年代一个普普通通有点落后的小镇上说起,叫“圆湖镇”。听老一辈人说,这里在解放前,方圆几十里地都是湖,当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经过这里,这里还没有几个村落。解放后,许多淘荒的人来到这里后,就在这里落了户,所以这里很多人原籍都不是这里的。但是既然已经决定扎根此处,那么便只有安心的经营这里的家。然后就有了一起过来的人居住在一片地方,令外的一起过来的人又居住在其它的一片地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村庄。他们去请了祖普,姓氏和辈分排字,基本上是一个村庄的人都是同一个姓氏,有的村庄里有几个姓氏的那都是后来迁到这里的人,因为村庄多了便形成了镇。
现在这个镇上已经分布了几十个村庄,每个村庄大约有几十户到一百户人家不等。今天是杜家村里杜中汉的小儿子杜明伟和钟家村里钟国强的大女儿钟文华结婚的日子。杜中汉家里有五子一女,杜明伟排行老五,下面是老六小妹杜明艳,已经许配给了徐集庄徐有为的三儿子徐杰,而徐家排行老二的徐丽,也就是徐杰的二姐,许配给了钟文华的大弟弟钟文宇。这杜、钟、徐三家的结亲呢就是“三转亲”。
所为的“转亲”呢,是在过去的农村,由于家庭条件或者身体条件的制约,一些娶不上媳妇的男人会想出别的主意来,家里人也支持。而这些主意往往是以牺牲自己家里的姐姐或是妹妹为代价来实现。两家互换是“换亲”,也就是你娶他家的姐姐或妹妹,而你的姐姐或妹妹也要嫁到他家里去。三家、四家互换叫“转亲”。
虽然说这三家连姻是“转亲”,但是也没有那么不顾自己家的女儿。当然,儿子肯定是优先考虑的,这是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主要劳动是靠男人,所以和女儿比,他们的思想上都会偏向儿子。还好这三家的孩子都还算般配,不管是年龄还是外貌,几家老人都有私下相看过,也都还算满意,就是没有征求家中女儿们是否同意,就把亲事定下来了。
乡下农村的生活虽然不富裕,娶媳妇家里也没有啥钱,但是这时候彩礼“三转一响”还是要有的。所为的“三转”
就是指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而“一响”就是指收音机。当时落后的小镇上结婚彩礼还没有出现电视机、洗衣机之类的大件电器,因为村里连电都没有呢!每家都是用的煤油灯,有的人家有手电筒,带电池的那种。结婚这天杜明伟特别的高兴,因为他的新娘子,他之前见过一面,哪像他大哥大嫂结婚前连面都没有见过,都不知道对方长啥样就结婚了。也有许多岁数和他大哥年纪相仿的夫妻结婚前也是没有见过面的。钟文华他见过,长的那是特别好看“肤若凝脂、眉眼
第2章三转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