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一月初,原本果味飘香的如园此时也应景的开始落叶纷飞,洒扫下人拿着长?清扫着。
      春喜走到雕花房门口,屈指轻轻敲了敲:“小姐,您起了么?奴婢伺候您梳洗。”
      房内,沈如鸳正盘腿坐在床上,按照太上皇所说的法子吐纳气息,修习千里步。
      有灵泉水加持,她不同于常人,已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轻轻一跃,已可以到房顶的高度行走,只是暂时做不到身轻如燕,速度也尚且不够。若是太上皇看见,必然都要大吃一惊。
      听见丫鬟的声音,沈如鸳应道:“早就醒了,你进来吧。”
      春喜端着个精致的铜盆走进,沈如鸳不免好奇:“今日怎么是你?夏欢呢?”
      夏欢一手梳头本事堪称如园第一人,往日都是她来伺候洗漱。
      小丫鬟轻轻放下铜盆,拧着精致的巾帕,愁眉不展:“夏欢家里出了些事,好像是她叔婶把她弟弟给卖了,她来不及跟小姐告罪,连夜回了家。”
      热腾腾的毛巾擦在脸上,沈如鸳清醒了几分,听完来龙去脉,蹙眉道:“怎么回事?你仔细说说。”
      与苏嬷嬷和两个丫鬟相处这些时日,她已逐渐习惯,夏欢做事一向妥帖,若非大事,定不会不告而别。
      夏欢并非沈府家生子,幼时双亲离世,跟着叔叔婶婶讨日子。那一家子也是个狠心人,把她卖给人牙,几经辗转,因容貌端正,稳重踏实,又识文断字,被官牙看了去,这才有机会被沈府买下。
      她还有个小几岁的弟弟,原本叔叔婶婶答应了她,用她每月捎回来的银钱给弟弟寻摸一门亲事,哪只,他们竟转头卖了弟弟!
      用完早膳,沈如鸳正要出门,又被苏嬷嬷一把唤住:“小姐,老奴知道您要去做什么,这是夫人一早便给老奴收着的银票,就是怕您用得上,您拿去吧。老奴年纪大了,就不去与你们凑热闹了。”
      严肃的老嬷嬷把一叠银票塞到沈如鸳怀里,又放柔了语气交代:“小姐,您一定要记住,凡事以自己为先。”
      莹莹水气在眸中打转,沈如鸳握紧仿佛有千斤重的银票,扶住苏嬷嬷的手:“嬷嬷,你放心,我一定会的。我就不去跟爹娘说了,怕他们担心,我去去就回。”
      而在她不知晓的角落,将军夫妇正神情复杂的看着这方。
      沈怀谨握住发妻的手:“阿清,你如今怎么放心让鸳儿出去了?”
      苏芷清叹息:“我近日思来想去,西风是她发现的,她又是公主之身,西岭之行定要同去。就当是先去外面试试水吧。”
      沈怀谨好笑:“放心,我安排了暗卫保护她,不过我可先说明,她没有遇到生命危险,暗卫是不会出面的。”
      孩子总归要成长,何况是他们眼里逐渐不凡的女儿,身怀异宝,有些大风大浪是不可能避免的,他们没办法庇护她一辈子。
      夫妇二人的一番交谈,沈如鸳自是不知晓,她此时正和春喜坐在前往夏欢家的马车上,车外,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府护卫。
      她可没有那么傻,两个弱女子去未知之地。
      夏欢是盛京城外农户家的孩子,有官牙的卖身契,很容易就能寻到住所。
      在他们出城门时,马车微晃动车帘飘起一角,守城官兵无意一瞥,瞧见了沈如鸳那张娇俏的脸。
      这官兵正是沈如鸳落水时盘问卖菜老汉的人,他的眼珠子咕噜一转,忙跑到头儿面前捂着肚子告假:“头儿头儿,哎呀,我这今日不知吃了什么,肚子好疼,我想回去歇息半日。”
      头儿没好气的斜睨了他一眼:“懒人毛病多,滚吧。”
      “是,是,多谢头儿体谅。”官兵点头哈腰的捂着肚子退下,来到拐角处,又全然变了一副面孔,偷偷摸摸的往将军府而去。
      这是沈如鸳头一回走入古代农村,入目所及,粮食已收,田间一捆捆稻草堆成小山,不少农人,挑着粪水去沃田。
      一群脏兮兮的小孩,流着鼻涕,穿着粗布衣裳,在村口大树下追赶打闹。不少妇人裹着头巾,在河边清洗衣裳。三两个老头坐在小马扎上,抽着旱烟,打量着那辆精贵的马车。
      大多数都是较为低矮的房屋,用土砖堆砌而成,房顶的青瓦瞧着也有了些年头。
      “大人,草民是夏家村的村长,您是打哪儿来的贵客?”一位老汉灭掉烟杆子,粗糙的大手在布巾上擦了擦,走上前来询问护卫们。
      沈如鸳挑起车帘,移开打量村落的眼眸,笑眯眯的回道:“我是来寻人的,老爷爷,您可听过夏欢这名。”
      老汉的神情一变,拍着大腿,满是惋惜:“哎呀,贵客说的这不是夏老大家的孩子吗?夏老大那对儿可是好人呢,可惜喽,好人不长命,徒留一生儿女,在这世间遭罪。”
      见老汉认识他们一家,沈如鸳凝眉问道:“那你可知夏欢今日是否回来了?”
      “那可不呢,一早夏老二家闹翻了天,这两口子黑心肝的,竟把哥哥的血脉给卖了去,夏欢回来讨要说法,还把她给揍了一顿。这会儿倒是没看见了,许是追她弟弟去了。”老汉颇为感慨。
   &nb

第15章惩治刁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