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两天,柴云有空就在长安的大街上看热闹,从东市到西市,他也不坐车马,只是随意溜达。
      年节第一天,整个长安城都是锣鼓喧天的游行队伍,这里面有这长安城各行各业的行会组织,也有官府组织的临时性队伍,还有坊市街道自发的组织。
      随后慢慢的就又传出消息,很多长安城的豪门大户也参与其中,并且掀起了为前线将士捐冬衣捐酒肉的消息。
      这也是各大茶楼酒店之内,有官府授意的说书先生已经游方人士的宣讲,大多说的是前线将士目前在西北苦寒之地,缺少冬衣,缺少粮饷,没有肉吃等等。
      大唐名士在这个阶段,就有很多前出塞外游历的人,回来也有大量的塞外风光和艰苦的诗篇流传出来。
      这像是另外一番助攻,民间对于塞外的了解也逐渐增多,大唐将士的困苦形象在百姓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然后就开始了出现大量的捐款捐物行为了,先是一些名人在这样做,随后传染到很多家中殷实的富户商户,乃至大家豪门也开始跟从。
      形式一路蔓延,随着普通百姓也加入其中,整个为国祈福,为前线将士祈福而捐款的行为终于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柴云等于是在长安城内亲眼见到了这一幕幕捐款的情形发生。
      大街上是不是就会有礼部和户部的官员小吏抬着匾额,披红挂绿爆竹声声的去给那些捐了大钱的富商大户送去,上面大多是“慈善之门”“忠爱之家”或有“心忧家国”等等的题字。
      这些匾额上的字,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当然到最后唐俭裴纶等人也开始捉笔写字了。
      情势搞得越发热烈,慢慢的长安周边的州府和县乡也开始进城了!
      按照柴云和裴纶的计划,逐渐的将代表荣誉的匾额已经不够用了,这时候户部官府的文书就开始起作用,凡事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都会有官府的证明,并且凭此可以免一年赋税。
      免赋可是最受百姓在意和欢迎的事了,消息一旦传出,这个捐款也就更用踊跃了。
      大街上,有礼部的小吏时不时就会找到柴云,然后递给他一本小册子,大致上记录了一日的捐款数额,让他这个副总管放心。
      有捐物品的自然更多,官府就按市价折算成银钱算成捐款。
      如凑到一定数量的猪羊肉之类的物资,则会立刻安排送往前线军营,当然这种事也只能在冬天干了。
      随后户部和礼部的官员还会将那些名豪富绅城内大佬们聚集在一起有答谢宴,并给让他们回去之后多为官府朝廷宣传此事。
      从初三到初五短短两天的时间,户部登记的各界捐款数额,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贯,折合白银几十万两。
      初五之后,长安城新年的气氛更加热烈,大街上有舞龙舞狮的表演,大多有官府组织,还有精美的礼物派放,同时仍然不断宣传捐款的事。
      但从初一之后也就三两天的捐款是个**,其后开始走低,并且很平稳,按照推算,要到正月十五正元节这天才会是更大的**。
      柴云对事情的发展表示很满意,于是皇宫廷宴的时候,将这样的消息,偷偷透露给了李世民知道。
      李世民也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有这么多钱,顿时乐的眼睛

第31章 拜师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