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年,实际上也的确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看似经历了大唐武德年之后的第二任朝代,但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崭新的王朝。
首先就是这个朝代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随意的,不如官员的职位和职称。
大唐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之中的尚书省其中就没有尚书令!那是因为皇帝李世明当初就兼任着大尚书令的职位,于是尚书省的尚书令空缺。
朝廷的官位制度无非是靠皇帝李世民的一时喜好,所以改动性比较大,只有形成惯例之后,才会被固定下来。
这两天整个大唐朝廷都在议论着一个新的官职任命,以至于在长安城内都有很多人私底下偷偷讨论。
不管是酒馆还是茶肆,亦或折是来往客商居住的商栈货肆等处,甚至有些人家茶余饭后都在讨论。
“大唐设立御史台,一共也就不到三十个监察御史,为的是监察官场官员,以及对朝廷行政的反馈,起到监督审核的作用,虽分工不同,但也的确是必要的!”
“可是现在突然弄出来一个监察特使出来,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御史台的检查特使算是几品官啊?听说还有皇帝的圣旨,这是特许的,有很多特权!”
“你们知道任职的是谁?不知道吧。那位可是皇帝陛下的亲外甥,传说中的平阳公主和柴将军之子!叫什么来着?柴令武柴云。”
“啊呀!皇帝的亲戚啊!那就怪不得了!不过做特使干啥?”
“听说是要查一个答案,你们听说没?朝廷发往凉州的军饷被劫了……!”
“这种事很难说啊,逃不出内外勾结的事情,那个柴特使,就算是要查到点什么,恐怕最后也难以触动根本,要是查不出来,他是皇帝的亲戚,自然也会不了了之!”
“嘘……你别胡说,这位柴令武可不简单,听说上次咋们赢了龟兹国的马球队,就是他在幕后指挥的。”
“少年人……一游戏而已,当不得真的,这查案的水平我看……嘿嘿……!”
……
无数人都在议论,似乎柴云这个皇帝的亲戚的话题更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至于军饷大劫案的事情,这种事谁也不好多说什么?
别人的这些议论自然传不到柴云的耳朵中,柴云现在带着人,一队的禁军还有陶四郎小六等人,前往大理寺。
作为检查特使,拿着皇帝的圣旨,等同于有尚方宝剑一般,恐怕下面的官员谁见了都要吓的不轻。
皇帝的怒火现在已经止不住了,将柴云安排成为检查特使恐怕也是对下面查案的那些官员很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这些人此刻正在战战兢兢当中。
陪同柴云前来的是,刑部的刑部司主官袁骏,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吴道农连同几个监察御史一道前来大理寺。
大理寺正卿梅贻琦仍旧称病在家休养,现在大理寺全部是由少卿尤逸本负责,听闻检查特使前来,立刻带着一群大小官员跑出来迎接。
柴云一看到他顿时勾起了自己
第79章 我该如何对待昏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