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夜游沧浪江[1/2页]

道修之一剑封疆 万里觅封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望楼外张灯结彩,烛火的光将大半个夜空映成火红。街上游玩的小姑娘们低着头,手中提着灯,路过俊俏男子身旁时颔首忸怩一笑,假借同身旁人说话,再偷偷抬起头望向心上人的眼眸,四目相对便目成心许。此种场景,在此处俯拾皆是。如此一见,徽州的人果真有着南方特有的水乡温婉气韵。
      肖信自打出生以来就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更没瞧过这么多好玩儿的事,要不是顾云舟喊着他的乳名走了一路,他都能把魂儿丢在这。
      好不容易来到船上,二人并立船头。这时,肖信才把视线收了回来,看向站在自己旁边,身着烟蓝云袖袍,眉目如画的顾云舟。此时,夜色正好,江风把那人的衣摆吹起了一角,顾云舟手中执折扇,目视前方,目光炯炯如炬,在这黑夜中如同星芒一般闪着光亮。
      顾云舟的俊不仅来自于面相,更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英气。那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摸不清亦道不明。他有着藏在时间浪涛之下的静,蹙眉沈吟时又好像是经历过什么苦不堪言的郁,而偶尔流露出来的喜又将几种心绪混杂在了一起,炼就了世上独无二的顾云舟。
      就在二人无言相对,气氛不觉有些尴尬的时候,忽闻远方传来了一阵钟声,惊起了林中一片飞鸟。
      与此同时,北望楼四层并列的个轩窗均被几个小厮支开了。夜烛摇曳,将黑夜转成白昼,使得楼里面的陈设,即便隔岸都能看清。楼上怀抱琵琶的玉女,笙箫奏乐的艺人,都静止如同画中客,好似在候着什么指令。
      等到钟声一落,紧接着!楼中忽然间响起了钟鼓齐鸣之声,而窗里的乐师们也纷纷开始演奏黄钟大吕。其声势之浩大,时而慷慨激扬,时而悲戚婉约。声无哀乐,音乐亦可生动而传至人的心魂。一时间,这钟鼓管弦之声,把楼内楼外人的兴致都激起来了。
      而此时,夜游才真正开始。
      教坊楼中,江面远桥,只要是有人在的地方都是一片喧嚣的场景。人们秉烛夜游,解开罗裳登上兰州,将托在手中的河灯,轻轻放在江水之上,顺流而去。
      肖信长这么大从未看见过的如此热闹的人间百味、烟火之气。虽然他看上去不露声色,只在观景儿,实则心中欢喜激动地不得了。
      就在此刻,船尾正掌船的老翁,一手拎着一个竹竿子,另一个手里还拿着两个花灯,走到肖信和顾云舟身前,将河灯递给他们,声音些许沙哑道:“小伙子们,放个花灯啊,祈福、许愿在我们这河里都很灵的。”
      一听许愿能灵验,肖信兴致蓦地一下就上来了:“真的?!许愿很灵吗?”肖信接过花灯,扭头看向自己师父。
      顾云舟轻轻一笑,点了点头,道:“对,江湖之中确有传闻称—在这里放的花灯,愿成的几率很大。”
      “那来了还不放一个啊,快快快。”肖信两指一捏,施了个咒,两个河灯均燃起点点星火,“师父你别闷着了,也许个愿。”语罢,肖信用手肘戳了戳顾云舟的肩膀,自己却捧起河灯,虔诚地闭上了眼睛,认认真真的许愿:‘愿我肖信,哪怕是身在异乡为异客,也要心胸坦荡。与师父一路平安顺遂,完成他的心愿到达天山。也愿...这天下长安,千秋万代,河清海晏。
      许完愿,睁开眼,肖信将手中的河灯放在了水面上,略使小技让莲花河灯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掠过了周遭的莲花灯,劈波斩浪的向远方驶去。
      正巧在此刻,肖信所在游船的正前方,两艘客舟撞在了一起,引发了一阵骚动。
      两个船舫外饰都极尽奢华,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子弟来此处挥霍游玩的。如今发生了这等事,双方更是得理不饶人。两边争执不下,却又都不是仙门弟子,无灵力相持,只好硬逞口舌之快。游船二主俱话语激扬,言辞凿凿,各不相让,倒是把江上的其余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此处了。两人争执了良久,出人所料是!竟然都只用文韬诗词骂人,没吐一个脏字。
      而此刻,周围人把他们两艘游船围得水泄不通,甚至还有不怕事大,给自己认为其中一方有理的呐喊助威...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却也不失乐趣。
      肖信和顾云舟也不急,就看着眼巴前儿正在上演的好戏,甚至还起了劲儿,只觉得此事比楼里人唱的戏曲戏曲儿还有意思。
      最后,其中一方自认甘拜下风,而理由呢...也不是服气自己的船只有错,而是拜服在那人的言语和文蕴之上。
      这便是当今的宣州,即使权贵当道,富家子弟也是满腹诗书,精习礼仪,气度不凡。
      “师父...”等到一切都安静下来后,肖信才想起来问身边的顾云舟,“你刚刚许的什么愿啊?”
      顾云舟也入戏了,此时如

第三章 夜游沧浪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