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林家洼村西的庄子一片雪白,这段时间天气阴晴不定,趁着晴天,钟雨从村子里募集了大量的人手,将这一百多亩的棉花收了上来。
后山小广场上四周高高挂起的是金黄的玉米,水泥地里是雪白雪白的棉花。
刘威将棉花拿在手中观看:“钟姑娘是打算用棉花代替布、芦花填充道衣服里去吗?”
“对,我们先去籽,在弹棉花,也可以用来织布。”
钟雨在收完水稻后建了一个织布机,用来纺织棉布。
一大早刘威被门外传来的响声惊醒,连忙起身查看:“怎么了?”
“刘大人,没事,是在弹棉花。”徐二黑解释道。
刘威感兴趣的凑上前,看着一朵朵蓬松的棉絮变成了棉垫:“这是弹好的?”
“对,先弄出来点送到京城去。”
钟雨用谈好的棉花做了八床棉被、棉褥,打算送给皇帝、太后、皇后还有秦越的母亲荣贵妃,厚薄各一。
此外还有几件做好的棉鞋棉袄,剩下的都是没有制作的棉芯,可以由一共送过去了五千斤。
自己留了一万五千斤,用于山寨等其他地方,剩下的两万斤全部纺成了棉布。
收到刘威送来的棉花、棉被和棉衣后,朝廷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上进行试穿,殿上文武百官一个个的喜不自胜。
比狐裘轻松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百姓可以自己种植。
羊毛也不错,但是大靖国内很少有大规模养羊的,主要是靠西狄和北戎。
“陛下,有此物种我大靖百姓可以不再受冻饿。”
“陛下,此物不亚于杂交水稻等高产作物。”
“陛下,能种出此物,臣以为榆阳县主当赏。”
“臣附议。”
钟雨这边不好再封,最终给钟雨母亲安氏七品孺人的封号。
……
钟雨带去豫州一千五百斤的棉花,还有三百斤的棉布,给董家、安家、安易各送去了。
这段时间钟雨一直出来风口浪尖上,先后几次献上高产作物,后又献上棉花,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的青菜水果。
安家一众都不知道榆阳县主是安易亲妹,一家之主,当朝大员压根不会去管旁支的庶子,更别提远嫁出去的女儿了。
当初安氏族长知道钟雨和钟母也是因为安易中了会元,况且钟雨出名是靠着鼎峰寨女土匪头子的名头,任安氏族长想破天也没想到这一茬。
当接到安易送来的棉花和棉布时,安族长很诧异说道:“小易,这是棉花?你从哪来的?”
棉花一出,不少富贵人家跟着意动起来了,尤其是棉布柔软吸汗,太后及几位小皇子特别喜欢穿,所以棉布也甚是紧俏,市场基本上没有卖的。
安易说道:“是姐姐和小雨送来的。”
“你姐姐?”安族长一时没反应过来。
“对,榆阳县主正是小雨。”
安族长大惊:“你说什么?当初这些高产作物是那丫头种的?她就是那个土匪头子?”
一屁股坐在
第一百一十一章 拜山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