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6章 凉州竹泽里的知行学堂[1/2页]

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 余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知过了多久,常云慕然惊醒。
      望向四周,早已不见许知行的身影。
      “师父...师父...”
      常云高声喊了几句。
      没有人回应。
      有些懊恼的低下头,看着手中木剑呢喃道:
      “又忘记问师父名讳了。”
      他的脑海中,流淌着一篇剑道秘典,一招一式,仿佛刻在了他的心里。
      从炼体入境,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应俱全。
      而且常云还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竟然已经走过了九品武夫的炼体之路,体魄大进了。
      实在不知道许知行是从哪个方向消失的,常云直接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抱剑拱手道:
      “师父,弟子虽然不知道您的名讳,但请您放心,弟子必定会勤加修习,行侠仗义,不负师父所望。”
      与此同时,距离常云所在地大约数千里外,凉州北部,一座名为云阳的大城外,有一片竹泽。
      这里是一处沼泽湿地,长满了各个品种的翠竹。
      半年前,一位读书人游历至此,便在这竹泽之内搭建了一栋竹楼。
      获当地官府文书批准之后,开办了一所名为知行学堂的书院。
      书院刚开办那段时间,倒也有人来询问入学读书的事情。
      只是不知为何,那些入门求学的弟子才待了不过四五天,便纷纷离去,不再来了。
      后来听那些入学的学生说,那知行学堂的贺先生好生奇怪,入学读书,不教经义策论,不写科举文章,竟然让他们在那里静坐。
      而且静坐的时候还必须保持清醒,不仅身不能动,心也不能动,并且还要保持着一种奇怪的呼吸之法。
      他们那些上门求学的弟子最快的只坚持了一天便不再去了,最长的也只是坚持了五天。
      这个消息传出来后,又有一批人去试了试。
      最终也没有坚持几天便不再去了。
      后来有一些武道中人,听到有特殊的呼吸之法,猜想会不会是某种武功的内功心法,于是也去试了试。
      试过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半点炼精化气的作用。
      于是也不去了。
      学堂就这样渐渐冷清了下来。
      到现在半年过去,整个学堂里也就只有一个学生。
      还是一个云阳城内公认的傻小子。
      那傻小子的父母一开始也不愿让傻子去知行学堂,只是后来发现,傻儿子每次从知行学堂回来后,都比以往安静一些。
      为了省心,于是便让傻儿子继续待在那里。
      至于学成个什么样,他们完全不抱希望。
      一晃半年过去,竹泽还有一间知行学堂的事也渐渐被人遗忘了,只有那傻子每天风雨无阻,准时来学堂上学。
      傻子姓曾,单名一个寻字,曾寻其实小时候不傻,七岁那年无意中撞见一起惨绝人寰的命案,从那以后就傻了。
      傻了以后的曾寻见人就说胡话,叽里呱啦,也不管别人听不听得懂。
      但自从来知行学堂上学后,曾寻就安静了许多。
      今天一早,曾寻如以往一样,早早出了城,带着食盒和一名仆人离开了曾家,往竹泽而去。
      到了学堂外的竹泽边,曾寻熟练的套上一两根高跷绑在腿上,向里面的学堂竹楼走过去。
      如今是枯水期,水面非常浅,不能撑船。
      但直接走过去又会弄湿衣服。
      所以曾寻会专门准备一套高跷,踩着走

第376章 凉州竹泽里的知行学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