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蕙质兰心,致西夷虚华无用之普拓陀花,成济世救人之良品。其种生于地,似葛类姜,然产量尤丰,盖一亩可产二十余石。其性不择地势,不论肥瘠,尤耐干旱。臣尝亲临,量其土,辨其实,尝其味,美妙绝伦,人间嘉物。陛下德隆四海,故天降嘉果于斯土,若得大行于天下,则我大齐,世无饥馑之忧也!”。
承天殿内,隆昌帝拿着已经致仕的老臣罗翊的密折,已经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
若罗翊所言真有其事,那真是天降鸿福于大齐啊!可是,这般臣子们,向来喜欢言过其实,也不知道有几成可信。
亩产二十石,不,就算打个对折,十石,朕就可以祭太庙禀告祖宗了。
“凌儿,你看看这个!”他扭头看着正坐在一旁,雕塑似的墨凌。
墨凌摇了摇头,“军国大事,自有父皇与大臣们做主,儿臣就不看了吧!”。
隆昌帝撇了撇嘴,“让你看你就看!真是你不能知道的,朕也不会让你看了!”
哼,别的皇儿,要是有这个机会,早就感激涕零了,就这个凌儿啊,万事不关心。
墨凌便恭敬的接过来,看了一下眉头就皱了起来。“咦……?”
“怎么?”隆昌帝笑道:“你是不是也觉得他言过其实了?”。
“不是,父皇!”墨凌正色说道:“这事要是真的,那真是天下之福,百姓之幸啊!”。
“那你的意思?”隆昌帝含笑问道。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墨凌大声道:“这事,便是有万分之一真,都值得好好去对待!”。
隆昌帝欣慰的点点头,“朕也是这个意思!况且,罗翊也不是个浮夸的人,想来他说的,还是有几分可信的!”。
墨凌忽地跪倒在地,“父皇,儿臣愿前往去一探究竟!”。
隆昌帝收起笑容,“此事虽大,倒也不值当你亲自去吧?再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贸然出京,朕也不放心啊!”。
“父皇!”墨凌沉声道:“父皇,滋事体大,儿臣觉得,还是儿臣亲自去一趟为好。不然,难保又只是什么祥瑞!再说了,父皇英明神武,宇内海晏河清,哪里有什么危险?再说了,儿臣的护卫也不是吃素的。”墨凌慷慨激昂的说道。
“哼,你那点鬼心思朕还不知道?不就是想出去玩吗?说的这么大义凛然!”隆昌帝嗤笑道。
“什么也瞒不过父皇您的眼睛!”墨凌笑了一下,“不过儿臣保证,会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好,那你想去就去!不过,过年可得回来!”隆昌帝松口道。
“谢父皇!”墨凌满心喜悦。
“哎,对了,罗翊说这女子姓?。朕记得你安平姑姑的郡马,就是姓?。呵呵,还正好是一个地方的人呢!”隆昌帝饶有兴致的说道。
“的确!”墨凌笑了一下,“那儿臣一会去见一下?学士,正好先打探一下情况。”。
“嗯,去吧!走之前跟你太子哥哥说一声,他最近身体又有些不好了,唉!”一想到太子的身体,隆昌帝就禁不住叹气。
“不过是略感风寒,父皇不
第51章 禇探花、禇翰林、安平郡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