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这些皆指的是一种心境。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如沐春风。西夏公主问段玉:“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消遥快乐”?段玉答道:“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在那里他找到了真爱。修百年方得同舟,修千年方可共枕。万发皆缘份、偶然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一生。胶东的四月,着一袭淡绿的薄纱,染一身典雅的菲芳,从清新婉约的风韵中走来。她轻展盈盈的笑嫣,柔情地穿过时空,在淡绿的新芽上,在碧草繁花间绽放。妩媚的春风,轻拂着河边舒展的垂柳,小溪缓缓地流淌,岁月的流失,却没有带走春花的荣耀。流年似水,却浸不老,万紫千红的争艳,时光飞逝,却带不走馨香四溢的芬芳。
高洁、向东相约来到桃花渡,他们要在这里,渡过人生中最美丽曜眼的时刻。高洁老远就叫了起来:“向东、你看前方就是桃花渡”。这里的桃花正在盛开,五彩缤纷,有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大片大片地怒放。向东紧握着高洁的手说:“亲爱的、桃花渡,情深处,落花铺满青石路。我们沿着这条青石路,到桃林的深处,体验一下花香,领略一份花容,到时候不要吝啬噢”。高洁娇羞地说:“就你坏!到时候知道珍惜妹妹的芳容就行了”。他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相亲着,相爱着,缓缓地观赏着怒放中的桃花,憧憬着他们的末来。倾诉着相互爱慕之情。
向东跟高洁讲述了桃花渡的传说:相传、桃花渡以前名叫栾家口,是个小鱼村。村里住着十几户栾姓人家,他们靠打鱼为生。这里面向大海,背靠青山,是一个天然的港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的人们除了打鱼,就喜欢栽种果树。满山遍野种植着桃树,杏树、李子树等等。到了春天,每于桃树开始萌芽,着蕾的时候,人们就会折一支,桃树枝,插在船头,放几串鞭炮,出海打鱼,每次都能满载而归。从此、在当地人们的心目中,桃树就成为了吉祥树。桃木能够避邪,迎吉祥的说法,就在人们的心目中流传开来。
千年又千年,时至盛唐时期,唐二主李世民东征高丽。顿兵于黄城阳,练兵于东崮莱山,养马于西崮莱郡。在栾家口建造船只,训炼水兵。这天唐王李世民到民间来要体验民意,视察军情。当他来到瀛州驿站时,顿觉困乏,在驿榻中休息,朦胧中他看见一位女子向他走来,揖手行礼说:“我是炎帝的第四个女儿瑶姬,善长歌舞,深通六极,还末结婚,就已身亡。被封于崮山之后蓬莱山下,经过千年又千年的修炼,精魄修成桃花魂,身躯化为溪流。佑护一方百姓,只要我王把桃木镶嵌在船头,保你风平浪静直达高丽,扫平叛逆,统一天下,造福于民”。唐王李世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这位女子,长得十分标致,如瀑布般的黑发,油光净亮。脸型娇美,胜似四月里盛开的桃花。身段匀称,婷婷玉立,阿娜多姿。肤如凝脂,手如葱饴,眉目传情。唐王爱慕之情,油然而生。拉着瑶姬柔软细嫩的小手,来到一处,正值桃花盛开,五颜六色,美不胜收,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唐王李世民兴致大发,与瑶姬共渡良宵,才留下一段佳话。恍然间梦醒,芳影无踪。但瑶姬的芳容,时时刻刻荣绕在李世民的眼前,瑶姬的馨香却扎进了李世民的心里。李世民不能忘情于瑶姬,一路追寻,来到蓬莱山下。但见峰峦叠翠,云蒸雾霞。在盛春的季节里,万紫千红的菲芳中,唯有桃花,更惹人恋。恕放的花瓣,粉红色的花蕾,摇曳在王的心里,震动着王的心弦。唐王李世民,请来乡闾人问询。乡闾人告诉唐王,此地属蓬莱地界,相传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时留下来的一座青山。山下之阁,是炎帝女儿的住所。山半腰的白云,时而冲上九天,幻化出美丽的彩霞;时而注入大海,幻化成海市蜃楼。把万般美好,留在人间。唐王李世民面对大海,慨叹无限地曰:“曾惟沧海难为水,人到蓬莱渡为仙”。故赐名:栾家口改为,桃花渡。在蓬莱山下修阁楼一座,赐名:蓬莱阁,赐号:神仙居、以示怀念。
刚说到此处,高洁兴奋地说:“山色桃花柳上开,芳香不请人自来。一抹焉红轩窗对,酥雨含羞满亭台”。向东笑着对曰:“一枝桃花神仙手,轻轻拂过眼前柳。定格前世今生恋,一缕幽香万般柔”。高洁不顾一切地扑进向东的怀里说:“东、我想起一段话,要对你说”。向东抚摸着高洁的秀发说:“高洁、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我们已经是合法的夫妻了,还有什么不能说”。高洁认真地说:“那你可要听好了,桃香飘逸在充满温馨的苍穹里,盘旋着潇湘的情话,在写满思念的纸笺上,积攒着日夜的牵挂,几行诗句为四月穿上美丽的修饰,为你停溜永远的思念,不敢奢望你能把四月读懂,把桃花情节看破,但至小,你不能把我忘记!倘若思念被时光变得卑微,我愿醉在争艳的桃花树下,静静地把你眺望。岁月流失的容颜
第58章 桃花渡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