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章 正向东张英重逢[1/2页]

青春赞歌 东方浩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车载着向东在徽州大地上飞奔,不知疲倦地秋雨,还在唰唰地下着。雨中的新安江边的古村落,别有一翻情调,山水恬静,漫步在青石板上,不用匆忙,高跟鞋就会敲出咔咔响声。木坑竹海,悠悠绿水,巍巍青山,循着洗漉漉的山道,拾级而上,竹海碧绿,优如翡翠。不经意间就会感受到深入竹林的隐逸和爽快。小桥流水人家,尽演儿时的梦。顿溪的老街,撑一把雨伞漫步街头巷尾。每一家商铺都在雨中别有一翻韵味。偶尔相逢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那温润的雨水洗涮的眉眼间流露出无限的柔情。雨中的黄山细雨绵绵,蜿蜒穿行山林间,鸟鸣婉转,意境幽远。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是湿润的。黄山的雨是一种点缀。给黄山增加了一份妩媚。黄山的雨又是一种抚慰,洗涤着万物生灵。迎接未来的明媚。绵绵的秋雨梳湿着大地,梳湿着青山。滋润着万物,大地带着清新的芬芳随着泥土的飘香扑面而来。那意蕴着仿佛诗歌般的凝炼优雅。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云散了、风儿轻轻地吹着。经过雨水洗刷过的天空,变得湛兰高远,几朵洁白的云,在天边游荡,灿烂的阳光涌进了车厢,热情地拥抱了旅客,恍然中一切声响渐渐地远去,惟有寂静的时光,在悄悄蔓延。氤氲着飞快的列车,直达闽候大地。福建的秋,依然秋蝉聒噪,暑气十足,十月末方是福州真正的秋天。还得静静等候《立秋三候》的到来。一候凉风至、二侯白露生、三侯寒蝉鸣。古人说得好:“万物销事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月对秋风”。秋季的蝉,感阴而鸣,闻来凄凉。早晨十七、八度的气温,乱穿衣的人群,嘈杂的叫卖声,使人有种错觉,这里进入另一类的秋天。走进福州的三坊七巷中,旧事未改,往事如烟。《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中》。这是一片古老的民居区,从明初开建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大部分建筑物保存良好。居民的门窗漏花皆采用镂空精雕。有丰富的图案和雕饰。精巧的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窄窄的巷,白墙瓦屋,木制的房屋,石板铺地。坊巷纵横。或曲、或直。每个坊口,都有一个石刻的牌楼。还有许多名人故居,(林则徐、林觉民、严复、冰心等)和民俗博物馆。走进三坊七巷中,就进了福州市里。李德政政委和刘芳军医,迎接了向东的到来,一阵寒喧过后,李德政政委向正向东讲明了部队的设想和安排,经过简单地换装和休息,等待笫二天的到来。
      有人说,心灵是个生命场,在履行自身的功能和成长发育过程中释放着能量。心灵是个情感场,它通过诸多方面的情感投入,塑造人生美好的情操,让灵魂在生活的磨砺中成长坚强,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爱的眷恋,让心灵扎根在真、善、美的沃土中,到达真时世界溢满芬芳,到达善时人性之花悄然开放,到达美时人的幸福将多姿多彩。真、善、美、是你、是我、是他。只要人们用心灵的甘露来浇灌,真善美这棵大树就能枝繁叶茂,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长青不败。
      第二天,李德正政委带领向东和刘芳,来到福洲市精神病防治研究院。他们首先到病房看望了张英。生死相恋的爱人相见。应该是无比的甜蜜,但当向东伸出手,要和张英握手的时候。张英伸出来的手,又迅速地缩了回去。四目相对,向东看到张英的瞳仁里,发出了一道摄人的光芒。随之变得暗淡无光。低着头小声说:“这位大哥你回来了。我要回家”。散乱无光的头发,瘦得只剩下骨架子的体型。宽大的病号服。向东不觉一阵心酸,眼泪盈满了眼眶。他真想扑上去抱起自己的姐。疯狂地奔跑在天地间。他要大声地质疑,是谁把姐害成这样!他的心在嘣嘣乱跳,他的头像爆炸了一样难受,他得魂在呼嚎。但现实的存在,却让他冷静了下来,带着微笑小声说:“姐、政委,我来看你来了”。张英呆滞着未做任何回答。只是周身震颤了一下。向东明白,此时不是感情表达的时候。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更不是发泄私愤和情绪的场所。只能静下心来,擦干眼泪静静地听,细细地看,慢慢地观察。先听听精神病院的大夫怎么说。再慢慢地探究一下疾病的根源。精神病医院的薛正坤院

第90章 正向东张英重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