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庭自然不清楚这其中的关节,只是想到魏雷大说过六幺的事他和冯如花也没提过,那冯如花对这事应该知道也不多。现在听林正志说消息来源是枕边风,也不清楚这风力强度究竟有多大,试探性问道。“那你怎么看六幺这事?”
“没了解过,不好说。如果要我谈这事,我只能说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会有个人或集团付出代价的。改革嘛,就是除旧更新。除旧本身就是要触动某些旧集团的利益,利益斗争的结果就是有人要做出牺牲。否则社会就不可能朝着更新的方向发展。黄老板的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们先不妄自揣测万局长是不是真的用了不可告人的手段。单单从县城发展的角度来看,客观上讲黄老板就是个钉子户,的确阻碍了县城的建设发展。我有参加过征收的协调会。说得难听点,当时的主管副县长就差没给他跪下了。县里的经济条件你们也清楚,怎么可能满足得了他的狮子大开口……”
“当时县里给的什么条件?”魏庭刚想插嘴,魏雷大抢先一步问道,想必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县里拿城南的十亩地置换他的五亩鱼塘。虽然城南那个地方偏了一点,但是县里承诺给他修路呀,交通运输就不是问题了嘛。而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那里也是最合适的地方了。现在正是城市建设的黄金期,离城区太近了,过几年肯定又要挨搬迁,岂不是更加麻烦?”
“唔……我觉得县里开的条件也合理,六幺为啥不同意呢?”
“刚开始黄老板同意了,签字的时候他老婆又跳出来反对。觉得十亩太少了,至少要置换二十亩,一比四置换。路要水泥路,还要通电通水,另外再补偿十万块钱的建设费。县里都承诺帮建成三个标准化鱼塘了,还需要补偿什么建设费呢?后来要求越提越离谱,直接就和县里闹僵了。”
魏雷大和魏庭对视了一眼,魏雷大之前也听过类似的各种各样传言,真真假假也分辨不清。林正志是当事人,他的说法可信度肯定要高很多。
林正志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后来县里实在没办法,项目又不可能停。只好发动和黄老板有关系的干部私下找黄老板协商。后来万局长把这事办成了。”
“这事就算六幺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万子麒大小也是个领导,搞那种下三滥的手段就太下作了。”虽然重新了解到征地的前因后果。但是魏雷大对万子麒玩的手段还是愤愤不平。
“呵呵,这个事情就得两说了。以前我也觉得正义的事情就应该用正义的手段去做。但是从政这些年来,我还是觉得邓公的那句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才是至理名言啊。我们都想着要社会发展进步,大家过上好日子。其实社会发展进步难吗?不难,难就难在要改变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提了那么多年解放思想,人民群众的思想真的解放了吗?思想不解放,工作怎么开展?基层的好多工作还真不是人干的。群众看到的都是眼前那一亩三分地,哪怕明明懂得那点地养不活人,也不愿意放弃,毕竟手头有的,总比没有要好。这就是人性的劣根。想要改变他们这样的传统思想不容易啊。领导也是人嘛,实在没辙的时候,想点为人不齿的办法也正常。能拔脓治伤的膏药就是副好膏药。有些在我们看来所谓下三滥的手段,往往才是解决矛盾冲突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像工人下岗,征地,搞开发等等这些容易激发社会矛盾的事情,不是每一件都可以摆在台面上来解决的。有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办法,也需要像万局长那样有魄力,敢作敢为的领导干部才能解决。万局长是不是个好官不好说,但他肯定是个能吏。”
林正志不愧是学历史出身,评价起来头头是道。听得魏庭和魏雷大的耳朵比八九十岁老大爷裤裆里的玩意还软。
“和你们说个真事,知道为啥去市里的二级路去年才能通车吗?还不就是因为万子麒做书记的那个乡里一些村子
第一章傻子-7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