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筝怼完人后身心舒爽,背着背篓抱着锅,快快乐乐的往家去了!
等回到家后,发现父亲提早下工回来,在自己家分的灶房里,用土和麦秆和的泥已经垒好了灶台,而且烘干的差不多了。
顾筝感觉此时此刻,要让自己围着村子跑五圈都不成问题!实在是,今天一天太开心了!动力十足的顾筝开始刷过烧水准备炖大骨头汤。
她先是把大骨头上面的灰尘洗净,下锅用水焯了一下,撇去上层的浮沫后,捞起骨头放在一边,把锅里的水换了以后,再将大骨头和大葱、姜、香叶、桂皮、八角全部放进锅里,盖紧锅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因为今天去黑市把调料预备齐了,所以这次炖大骨头,顾筝将该放的调料一个不落的全扔锅里了。
有了条件的情况下,顾筝就不太愿意凑合了。
趁着炖汤的功夫,顾筝舀出仅有的小半碗白面,和一碗高粱面掺着和面,准备今天中午吃大骨头汤面。
等到大骨头炖的差不多的时候,顾筝洗了一把草蘑放在汤里提鲜。
十五分钟后,草蘑的鲜味揉和大骨头的肉香,飘得满院子都是,连邻家几个院子都闻到了香味。
顾家旁边住着张婶子一家,张婶子家里的男人和儿子儿媳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只留一根独苗苗狗剩和张婶子相依为命。
因着骨头汤实在太香,狗剩从炕上爬起来,不顾中午的大日头,站在院子里朝着顾家的方向,一边跳起来闻味儿一边笑嘻嘻的招手喊道:“奶,你过来闻,真香!”
看着院里闻着肉味就高兴的蹦蹦跳跳的孙子,张婶子用粗糙裂缝的手揩了揩有点潮湿的眼角。
这个年代有壮劳力的家庭日子还过得去,像她们这种弱劳力的家庭,虽然村里会适当的补贴一点,但也仅够不饿死罢了。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村里分猪的时候,孙子能够稍微沾点荤腥,平时能够吃饱就不错了。
所以狗剩今年虽然六岁了,但长得面黄肌瘦的,还没有同村四岁的孩子高。张婶子对于这种状况很无力,只能平时多干点,有了钱扣扣巴巴攒下来,以防哪一天她走了,狗剩活不下去。
这厢,顾筝在新买的海碗里盛出两碗面条,浇上骨头汤,撒点葱花,香喷喷的面条就做成了!然后用碟子盛出几根大骨头放在饭桌上,还专门调好了蘸料放在一旁。
顾为民看到这一桌饭,心里甚是安慰:
“妮子,你真的长大了,现在做饭有模有样的,看起来就很有胃口!
就是……昨晚你娘给你的钱不够用吗?怎么不买点肥肉回来吃?这大骨头没几口肉的。”
顾为民以为女儿不舍得花钱卖肉,所以买了点边角料回来,心里忍不住的愧疚。
之前没分家,老太太又是个节省的,所以家里吃肉的机会不多。而且一般老太太都会把肉留给顾胜利和老爷子吃,其他人顶多沾沾味儿。
现在分家了,又加上之前妮子差点把命都丢了,所以顾为民也想通了,人这一辈其实也没啥大意思,该花的得花,该吃的也得吃,所以看到妮子买了点大骨头,就觉得有点太亏欠了,如果自己有本事点,妮子是不是可以多吃肥肉了?
顾筝哪里能不知道父亲的意思呢?这个男人虽然平时话不多,为人老实本分,但是对女儿的爱都藏在一点一滴的小事里。
她的心又酸又涩,心里更是坚定要早点成长起来,让自己家的日子好起来!顾筝特意娇憨的拉着父亲的胳膊应道:
“爸,您看我是给咱家省钱的人嘛!我本来想着要买点肥肉的,但是今天去晚了,只剩猪下水和大骨头了,猪下水我不会做,所以买了大骨头炖汤。
而且啊,您别看大骨头上没有二两肉,其实炖汤喝了可以补脾气、润肠胃、生
第21章 收获小跟班一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