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亲戚做客[1/2页]

七零年代之不负韶华 糖豆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年初一的时候,顾筝可是忙活了一阵子。一大早一家三口去老宅向顾老爷子和老太太拜年。顾老爷子一脸欣慰的看着面前的三人点点头。
      老太太也一脸喜气洋洋的,给顾筝塞了红包以后,竟然还给章海华也塞了一个。章海华诧异的看着面前的红包,有点无所适从的摆摆手:
      “娘,这,我都这么大了,您怎么还给我红包呀,应该是我们给您体己钱才是。”
      老太太看章海华不接也不恼,直接塞到她的上衣口袋,感慨的说道:
      “你啊,这些年总算熬出来了,妮子这么有出息,你又怀孕了,这往后的日子啊,肯定是越过越好了。这个红包,你就替你肚子里的那个小家伙儿收着,也算是我这当奶奶的一片心意。”
      顾筝撇撇嘴,摸了摸比往年厚的红包,心底一片平静。这会儿感慨章海华不容易的这位老太太,似乎忘记了,如果不是当初她和张爱霞逼着没有坐完月子的章海华下地干活儿,章海华也不至于伤了身子,自此以后多年不孕的事实。
      拜完年后,一家三口并没有在老宅多留,回到家后顾筝做了鸡蛋灌饼和鸡蛋瘦肉粥当早餐,一家人刚吃完饭,拜年的人便上门了。
      本来之前过年的时候,也就走动几个比较亲近的亲戚,但是今年因为顾筝考上了大学,许多拐着弯都打不着的亲戚全部都上门走动来了。
      上门即是客,顾筝只好陪着笑脸坐在一众亲戚中,听她们对自己的吹捧,这种当面变着花样儿的吹捧,尴尬的顾筝整个人都僵硬了。
      好不容易挨到要做午饭了,顾筝才从一堆人中挣脱出来,赶紧跑到灶房喘口气儿。然后思考中午应该上什么席面。
      虽说顾家不缺肉,但是人心是最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的时候,大家和和气气的,但当其中一个人出类拔萃时,有人羡慕,有人为之高兴,当然也最不缺有人泛酸。
      现在大家是因着顾筝考上大学,想要过来混混眼熟,以后有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好说的上话。但是如果看到顾家真实的生活水平,难免不会泛酸心里不平衡。
      这很正常,人之常情罢了。但是顾筝这个人是最怕麻烦的,所以考虑之后,定下了不上不下的一份席面。
      长安属于华北地区,这里的人们不论红白喜事,席面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面。顾筝先是用白面掺着杂粮面和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面团,用另外一个小盆盖住后醒面。然后手脚麻利的开始备菜。
      顾筝准备了六个菜,三个热菜,三个凉菜。热菜分别是腊肉炒笋,糯米饭,猪肉炖粉条;凉菜则是洋葱拌木耳,清爽黄瓜条和凉拌御面。
      说起御面,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了。当时御面还不叫御面,叫荞麦拨面。在乾隆二十七年的时候,康熙帝率文武百官赴木兰围场狩猎,途经龙潭山行宫,行宫的主事周桐特命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为乾隆制作荞麦拨面。
      拨面呈上御前后,乾隆皇帝一见眼前的拨面洁白无瑕,条细如丝,且清香扑鼻,于是食欲

第143章亲戚做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