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李善长:你们俩敢不敢别逮着我一个人薅。[1/2页]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摆烂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子殿下,兵部尚书求见!”
      听见内侍传信。
      朱标和常升都恢复了正经姿态,各自落座后,朱标才中气十足的说道。
      “宣。
      一体态老实消瘦的中年人迈步进入御书房。
      “臣赵本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
      看着面前这个相对显得有些面生的面庞,朱标颇为好奇的问到:“兵部有何事要奏。”
      兵部。
      作为与五军都督府互为节制的朝廷六部之一。
      除了在大明开国前,由淮西旧部老臣担任时还发挥了些许作用,之后便每况愈下,到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老朱节制五军兵马的传声筒。
      除了战时,平日里就是负责后勤的军资军备。
      差点没沦落成闲散衙门。
      毕竟碰见的是老朱这么个极度专权的皇帝,尤其涉及的是“枪杆子”问题,兵部的主官们平日里也没有什么自主权。
      算是朱标自接手朝政以来,接触频次最少的六部部门了。
      突遇兵部尚书来访。
      朱标都想不知他此行要奏报什么。
      赵本站直了身,明明长得是一张老实人的脸,一开口就是王炸道:“臣奉陛下密诏,请太子殿下代为筹集明年之粮草。”
      啥?
      常升在一旁满头问号。
      他倒是知道明年前元胡虏寇边挑衅,大明兵分两路,一路北伐,一路的事。
      可如今才洪武十三年七月啊。
      至少相差了大半年的事,如今根本没影的事,他老朱就开始筹备粮草了?
      他要有这预见性。
      当初能把大明周边那么多蕃国列做不征之国?
      这其中定有蹊跷。
      小朱显然也是一样的想法,但他倒没急着计较提前为备粮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折损等,来证明这事有多不靠谱。
      而是看着赵本的脸问道。
      “赵卿所言,此事乃是父皇予汝之密诏。”
      “可有凭证?”
      虽说没人敢拿这事撒谎,但到底还是有个凭证,斟酌一下老朱对这事的重视程度,才好判断使多大劲不是。
      赵本躬身一礼,将一卷黄绢从宽袖中取出。
      这黄绢的颜色和样式小朱很熟悉,因为他昨天才刚刚用同样的黄绢现写了一道圣旨。
      一旁内侍将圣旨接手,双手托举,转呈朱标桌前。
      摊开一看。
      不禁以手扶额。
      这圣旨上还真是老朱的字迹,意思也很明确,不管朱标用什么办法,他要在明年开春备好足够的粮食,以待明年所用。
      而老朱标明的粮草数目。
      别说了。
      要是不计伤亡,再打的激进些,都可以再给大明外扩一个省了。
      这显然就是在难为人嘛。
      赵本昨个领旨,今日特地等把老朱送走,百官大朝会结束,用过午膳之后再行前来,显然就是来奉旨甩锅的。
      看朱标面色有些难看。
      赵本也赶紧解释。
      “太子殿下,这都是陛下的旨意,陛下还说了,太子殿下如不答应,就让臣明日领另一份圣旨当朝宣读。”
      “老臣也是领命行事。”
      “还请太子殿下莫要怪罪。”
      看着赵本那一脸无辜,还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他的模样,朱标一脸心累的向外摆了摆手道:“赵卿所奏,孤已知晓,你且退下吧。”
      “此事该如何裁定,孤自有决断。”
      赵本当即拱手而退。
      皇家的事,外臣别掺

第166章 李善长:你们俩敢不敢别逮着我一个人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