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6章 防范于未然[1/2页]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摆烂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院的另一处静室。
      孔家南宗的子弟也已端坐下来,看得出来,对于这次关于官学署名,他们同样能体会这个署名的名额对他们,对于孔家南宗的意义。
      但相较于北宗子弟,南宗的这些孔家嫡传就显得团结许多。
      即便按耐不住兴奋,却也没有打断孔议的思绪。
      而是静坐着,等待着孔议的决断或问策。
      终于,在一支安神的檀香烧至过半,沉思的孔议终于回过神来,望着面前这些精锐尽出,壮大声势,才勉强和北宗族人形成对标的族人,孔议缓缓开口道:“这署名,我们争了。”
      “无论是为了南宗嫡传正名。”
      “亦或是为了印证一身所学。”
      “我能不能不争。”
      听闻此言,台下的南宗子弟无不振奋。
      但不等他们表态,孔议就转而提醒道:“但,如何争,争到什么程度,我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少族长,明明是大好的正名之机,我等难道还要放手让功不成?”
      南宗子弟们顿时就有些不乐意了。
      他们自带藏书和补给而来。
      一没有钱银粮饷,二还要出工出力。
      若不是为了扬名,谁愿意跑这儿来做苦工?
      好不容易有了个“一步到位”的好机会,可听他们少族长的意思,仅剩的这点好处,他们也有可能得不到?
      倘若是原先他们也就认了。
      现在可已经有人背书作保了呀。
      见过关明的人,谁还愿意回到深渊啊。
      孔议摇头笑笑,压了压手。
      在场的南宗子弟虽还心有不忿,却也都静了下来,等待他的下文。
      “诸位族兄族弟,孔议只问你们在这只问你们一句,署名之事,可有朝廷加印的文书或太子殿下的诏书为凭?”
      “……”
      孔议这一问。
      显然是把大家伙问住了。
      “既然无凭无据,归根结底,只是苏州知府的一句担保,真就能在当今太子殿下那将此事敲定么?”
      “如果真能敲定,为何不在一开始当着所有人的面讲个分明?”
      “退一步而言,即便真的敲定了。”
      “这署名的名额能有几个?”
      这一连串的问题,顿时连削带打,将那股上头的情绪逐一消灭。
      “可堂堂一位苏州府知府郑重其事对大儒亲口做的保证,总不能当做戏言吧。”
      一名南宗子弟有些难以接受的追问。
      “所以,我们比须得弄清楚,这位知府大人有何底气作此担保?”
      “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弄清这位知府大人担保的意图是什么,才有可能在担保实现的前提下,在可能有限的署名名额中分得一杯羹。”
      这一通分析有理有据。
      南宗子弟的理智也终于重新占领高地。
      在孔议的安排下。
      一些族人再次出书院

第266章 防范于未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