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96.买鱼苗[1/2页]

宋檀记事 荆棘之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像李老头这样的老年人,云桥村还有很多。
      不夸张的说,像他们这样一个不足三十户人家的穷山村,李老头这个年龄段的,大约就占了三分之一。
      这个村子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少人的,曾几何时,整个村子也有两百多户人家。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价的增长,山村渐渐开始落后。只有在每年春节前后几个月,才会热闹起来。
      因为村中但凡是六十岁以下的,全都出去打工去了。
      哪怕五六十岁的大龄工并不好做,基本都是些比较熬人的工作,时薪十几块钱,大多全靠加班费。
      但上头有老人,下头孩子可能才刚成家立业,房子车子孩子教育,哪样不要钱?
      孩子们别说供养老人了,自己的日子都难着呢。
      打工,也是逼不得已的一种生存方式。
      也正是如此,哪怕祝君再三承诺如今农业贷款好审批,利息还极低。如果宋檀有把握的话,完全可以向信用社申请……
      宋檀有把握吗?那自然是极有把握的。
      可她找得到人手吗?
      根本找不到。
      十里八乡的情况都是如此,总不能干农活的时候,还得去各个村子摇这些老年人来干吧?
      就他们这个年纪,平时可能不显,可一不小心都能跌个跟头都能出大事情,再牵扯到招工用人这件事……家财万贯也耗不起呀!
      至于说请别处的年轻壮劳力……那人工成本得合成什么价?
      还不如先由小就大,一步步来,等到村子里慢慢发展稳定了,自然会有不想离乡的年轻人往回走。
      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因此,宋檀跟老年人打交道,从来不提钱的事儿。
      宋三成跟李老头聊了聊今年的气候,然后又上高处的田地去看耕地耕的够不够细致,等到这一圈转完了,工作结束了吗?
      没有。
      荒山上挖掘机带着刀片一路推进,嗡鸣阵阵,还得专门空出人手,将它打碎的那些藤蔓树苗枝条什么的,都耙到一边去。
      否则这些个树叶枝条大量的堆到土里,一时间却并不能腐熟,极有可能会耽误后续种植。
      张燕平戴着草帽麻木的站在山林中,看着姨夫一家特意照顾自己才分配的活,又看了看手中的耙子,满脸都是心酸。
      是呢,应自己的要求,今天是没下地,而是直接上山了。
      宋三成爬上山坡,将这绵延的一片收进眼底,浑身都充满了斗志。
      眼神再往下延伸,那是他们承包范围内的一口池塘,蓝天碧影,水草幽幽。
      就是这个池塘里的鱼滑头的很,轻易钓不上来呀!
      宋三成瞬间又想起来一件事,火速摸出电话:
      “檀檀啊,上回不说买点鱼苗回来吗?你别忘了!”
      巧了,宋檀正在打量眼前的渔场呢!
      这是他们本市的一个渔场,像做这种本地生意的,都是以口碑为重。这家渔场规模不大,鱼苗也以常见的种类为主。
      老板一口本地话说的又急又快:
      “你头一回养啊?那不能搞多喽,一亩最多不能超过1500条!多了你没有经验,搞不过来的。”
      又问:“池塘咋样啊?多大,多深啊?啥子地方啊?打算养鱼卖还是自己池塘里随便养养啊?”
      这老板的问题全都

96.买鱼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