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贺礼修改电影剧本,谢春风可是呕心沥血,昏倒在电脑桌上,可是他至今不知道,贺礼也不可能知道。当谢春风再次醒来时,已经是夜里一点了,这个时候没有想法只有默默无语。一年算是过去了,一个人的日子,一个人的年,说寂寞并不寂寞,说不寂寞还有点寂寞,说寂寞时是妻子不在家,谢春风一个人照顾自己的吃喝,说不寂寞是因为随时随地都有着故事,有着操刀,写着自己的思想。这一个年过得真是有些急忙,尤其针对吃喝过得乱七八糟,多年不做饭的谢春风居然做起了年夜饭。还有吃与不吃,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成了一种负担。有时谢春风情不自禁询问年是什么,年是吃吗?是,又不是,年就是年。\n 其实年是中国人的特产,在全世界中国人中只有中国人才过年,到了这一天不用谁提醒都知道过年了。贴对联,贴福字,挂红色灯笼,放红色鞭炮,彼此之间祝福着,一个年喜气洋洋,不论多少人日子过得兴致勃勃,想像就是兴奋。可能有人不知道,1918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通告:“为实行国历,废除旧历,绝灭帝王思想,破除迷信旧习,促进革新事业,吾教育界当作表率。凡在旧历新岁,均不能休务,以示提倡。”就是说年差一点被报废,不要这种过年方式了,当时的民国政府认为,要推动社会进步,必须破除传统,提倡革新,推广公历,取代农历。要求从1918年起,过年公职人员一律不再放假。除夕不回家团聚,初一也不相互拜年。据说这个规定让当时的作家老舍非常为难,他的姐姐已经出嫁,哥哥在外出差,家里只剩了一个老母亲。于情于理,他都应该陪在母亲身边过年。而身为小学校长,他又不得不服从教育部的规定,所以在回学校的路上,想到整个家里就剩下老母亲孤零零地一个人守岁,一个人过年,一个人待在家里,听着满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老舍感觉甚是凄凉。谢春风把这一段抄来,就是想说中国年差点儿被废,而谢春风一无所知。过年是家人聚集在一起,没有条件一个人过年也是过年,谢春风不就是一个人过年吗?寂寞也好,不寂寞也好,吃什么,不吃什么,年是过完了。一个人过年收获很多,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如果是平时是体验不到这样感觉的。中国人的年有中国人的过法,一个人过年有一个人的过法,这是解放思想的收获。从小到大,一直到老,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盼望过年,每当过年时,一个个兴高采烈,准备着各种各样的年货。中国人的年就是一种团圆,一种安全,一种五谷丰登的象征。过中国年证明自己是中国人,过中国年证明自己对家庭的尊重,对父母的孝顺。\n 年过完了,下一步干什么,谢春风是需要思考的。谢春风沉浸在过年中,年过完了,谢春风还是要清醒准备好干活了。开春了,农民要种地了,只要种上地就会有收获。谢春风呢,只要写出作品就会有收获,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收获,这是至关重要的。年过完了,想像着早晨跑步时买一元大饼子,做一碗米粥,吃几块咸菜,这是多么清晰的早餐啊。可是早上跑步时摊贩尚未做熟,只好在角落等待,谢春风看看还有时间,情不自禁又转了一圈,在附近公园走着,一路上看见的全是老人,他们吃着喝着走着,还跳着舞。听着各种各样的歌曲,有的是旧曲,有的是新的,有的不伦不类,可是他们还是百听不厌。这可能与文学或艺术有关,比如谢春风自己也是,因为妻子在杭州,有关杭州的新闻格外关注,去年妻子去杭州时,恰好杭州日报搞征文,原想写一篇文章,结果妻子回来了,一高兴没有写。然而杭州市有关文学界的消息还是吸引谢春风的,对文学谢春风有解不开的结,全国各地都是如此。看花看根,看人看心,看城市就看报刊,这是谢春风最大的收获。很多人都有作家梦想,最后没有成真,关键是他们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下来。这是由于有人并不了解文学,因为文学在生活中,又是被提醒的文学作品,二者是有区别的。文学是生活的回声,可惜有人单纯理解文学,以为有想像就是文学了,或读了书就是文学了,其实未必。读书只是了解到文学,尚未真正接受文学,更不可能懂了文学,更不可能写出文学作品。这是有层次的,一个人的思想层次有多深全看文学修养,目前缺少的就是这样文学态度。在生活中遇到欺骗你的人或事,文学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收获,达到梦想成真。\n 有人经常会提出来谢春风不好回答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写出这样多的文学作品中,难道仅仅是勤奋吗?面对这样的询问,谢春风想说不是,创作不只是勤奋还有机遇,谢春风有很多机遇。比如谢春风的人生就是机遇,知青作家,军人作家,商人作家,公安作家,公务员作家,机关作家,能称得上作家的称呼有有很多,每一个都有谢春风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有谢春风的思想和感觉,面对这些经历和生活,写作还愁吗?何况还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写作更无止境。可是还有不为人知的情况,写出的稿件没有报刊用,又是烦恼的事。有稿件他们不珍惜,没稿件他们要,经常是要这要那,结果石沉大海,写出稿件用不着,真正是浪费。曾经有一个领导嘱咐谢春风多来找他们,多与领导沟通,并询问谢春风为什么不喜欢与领导沟通。谢春风问他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他说当然听真话了,谢春风笑着说你们领导级别太高了,谢春风算起来只是一个普通人,差距太大。谢春风真是真心的,他笑了,对谢春风他无可奈何。如果说谢春风用一辈子爱护文学有些早,因为谢春风尚未过完一辈子,只能算半辈子,以后还有多少时间爱文学,还是一个谜。谢春风并没停止,写
第68章 、年过完了心更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