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睡不着的夜晚,谢春风翻来覆去压床板,不知是妻子没回来心里不踏实,还是剧本改得不顺利。想睡他睡不着,不想睡他有些困,翻来覆去折腾。可能作家的日子就是不断地写,不断地读书,每天是一样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剧本理论他是有的,与小说有距离,有关电视剧谢春风是有想法的,应当有限制令,限制薪酬,限制集数,限制人员,没有水平,没有修养的群众演员尽可能不用,他们不懂戏表演不当会出问题,扔手榴弹都会发生意外,影响行业发展。有关剧本从开始就有规定,申报时带剧本,哪里好哪里不好都有规定,这样打磨时间少,精益求精。不能学外国,外国有影视与中国格格不入,表面看刺激性强烈,其实谁都有,中国做起来不比他们差。可是为什么还要学外国呢?这是因为导演与剧本缺少见识,不能及时控制情绪,浪费所在地资源。\n 谢春风认识一个主播,她利用播放节目时贩卖剧本,这是新鲜事贩卖剧本没有什么不好的,只不过有点突然。为什么搞贩卖剧本这样的事,原来谢春风想搞展销会,利用商业模式推荐剧本,与观众互动。不只是谢春风,还有其他编剧,大家一致同意靠这样方式推荐剧本,不这样不行。剧本写出十几年没有人用,推荐也无人问津,导演都推荐自己人,外人根本不推。谢春风的意思是每个编剧推荐十分钟说明自己剧本故事内容简介,围观观众可以现场支持与不支持,喜欢与不喜欢,制片方同意可以当场签约。涉及到版权最好先注册,编剧可以讲述艺术质量讲述重点。编剧卖剧本是新鲜事,获得所有编剧支持,谢春风也是这样认为的。\n 谢春风曾经有一句名声叫人生不是为自己,他把这句名言写在一棵树上,感觉不妥又换了地方,写在一张桦树皮上。东北松柏多,桦树多,点燃柴草靠的就是这种桦树皮,只要有火点燃迅速着起来,吱吱啦啦越烧越旺盛。谢春风爱上山看风景,更爱写出诗歌刻在树木上,到山峰转一圈,绝大多数树木上的诗都有他的雕刻。有人嘲笑这是百里诗廓,还有人嘲笑是百里画廓,实际上走不到几十步就有树木,有树木肯定有诗歌,有诗歌一定是他雕刻。在一个小山沟,有一个小村庄,附近有一片树木,全是桦树林,谢春风就在这片树木上刻下诗歌。在这片山峰上,有着他们青春的热血沸腾,有着青春年少的情欲,他们在这里付出留下辉煌,至今想来记忆犹新。谢春风写诗有特殊性,他不喜欢诗,嫌诗影响小,不如小说影响力大。可惜山里有多少诗歌呀,能写出诗的廖廖无几,每天谢春风上工时先看看诗歌,想像写什么类型的,如果有人不喜欢他不能写,伙伴就是他的观众。\n 没有人时,谢春风站在树下观看他写出的诗歌,检验一下会不会有不足,诗不好也不能乱写。奇怪的是,队长站在树下看诗歌,他对诗也是爱好的,对谢春风羡慕极高。有的居然会背诵,这让谢春风更奇怪了,看也罢了,还会背。从此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队长站在树下,谢春风拦住所有靠近队长的人说让他看吧提出意见呢。不料被队长发现了,问谢春风为什么不让人靠我?谢春风说不是不让人靠近你是担心影响力你看诗。队长笑逐颜开看什么狗屁计呀,我是看树木上有没有害人虫。\n 一句话让谢春风无地自容,原来临长不是看他的诗,而是看树木上有没有害人虫,这事闹的太羞愧了。从此,谢春风再写诗时不是刻在树木上,而是写在桦树皮上,没有人看到写出后随便一扔,不招惹谁也别被人冷嘲热讽。谢春风的灰心丧气给他带来人生的低谷,钱梅就是看到谢春风写在桦树皮上的诗对他产生好感,如果不是贺礼从中插入,钱梅是离不开谢春风的。钱梅看到谢春风的诗歌认为是好诗,是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诗歌,有的她抄下来背诵。当钱梅告诉谢春风她背诵他的诗歌时,谢春风不相信地询问你是不是也在看树木上的害人虫?钱梅不理解地问什么害人虫,我怎么不知道?谢春风一看弄拧了,不再说话。\n 谢春风不说话是不想伤钱梅,队长伤了谢春风,谢春风不能伤钱梅,弄拧的事不能再拧回来,就这样吧。多年后,钱梅不仅背诵谢春风的诗,还把刻上谢春风诗的桦树皮送给谢春风,本来早已忘记往事的谢春风再次想到往事,感慨万千。是钱梅留下温暖如春的记忆,温暖他的心,让他多活了这样久。有了这样原因,当黾来找谢春风修改剧本时他爽快答应了。\n 谢春风醒来时已是零点,他看了看手机阅读几篇文章,感到没什么意义只好起床打开电脑。又是新的一天,又是崭新的日子,而且是双休日,昨夜的喧嚣寂静下来只有心灵在跳动。当焦虑的日子越来越成为负担,人们聚集在一起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吃喝时,灵感没有了。记得有多少这样的日子,有人打电话通知在哪里聚集,说是聚集其实就是吃喝,就是浪费时间。从小到大,这样的事太多了,这是避免不了的人情,又是无可奈何的聚集,谢春风醒悟得早恍然大悟,人生都是恍然大悟度过的,他也是如此。谁也不甘心虚度自己的人生,可是人生有时必须虚度,毕竟人生不是为自己,有时是为了别人。不说别的,只说写作这样的事,有哪个是为自己写呀?即使写出的自传也是为了别人,极少有为自己的,因为自传里除了自己还有别人。\n 一如既往的跑步,并没有新鲜花样,街头巷尾的车辆和行人渐渐增多,不同的是走路的人多,车辆多,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谢春风来说多是少是,或多或少都不是,没有兴趣。谢春风关心的是物价,一元的豆腐脑,一元的大饼子,这是谢春风的早餐。妻子尚未到家,谢春风只有自己照顾自己,一顿早餐不算什么,将近一个月
第81章 、人生不是为自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