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风对现在的电影有独一无二的看法,他认为现在的电影受到了限制,不是有关部门的限制,而是艺术上的限制。很多电影全是人为限制,自己给自己限制,先是看轻电影的思想性,接下来看轻电影的艺术性,尚未拍摄就计划赚多少钱财,这样的电影能有艺术性吗?院线电影不如网络电影,这是电影发展的突破口,把握这样的突破口,剧本拍摄可能性加大。写作要过语言关,你的人生水不水,你的小说美不美,这是要经过读者检验的。读者说不好你写得再好也不好,读者说好你写得再不好也是好,这就是读者。不要以为读者没权力,他们决定你的生活,决定你的日子,决定你的情绪。有时人就是在一种情绪下生存,情绪愉快的叫幸福,情绪不愉快的叫痛苦,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前台,或多或少这就是日常生活。而写作者就是要有正常的判断,正步常的情绪。\n 据谢春风判断,网络电影有可能成为电影前沿赚钱最多的一项内容,未来写作应当朝网络电影发展。现在钱梅的剧本就是这样发展的典型,有着深藏不露的空间,谢春风佩服钱梅的高瞻远瞩,提前写出这样的电影剧本。在创作上,谢春风认为人生如同扬帆,你不扬帆没有人替你扬帆,你不远行没有人替你远行,你不努力没有人替你努力,只有自己努力了才会收获。钱梅走在了前面,他为她留下主题,没有奋斗没有青春,一个追求几十年,几乎一辈子,值得。由钱梅电影剧本,谢春风看到现实题材的重视,看到网络电影的空间广阔,这是多么重要的发展空间。想想自己的创作随心所欲,今天写出这样,明天写出那样,到头来哪一样也没有写完全,达不到要求。在这方面贺礼是不如钱梅的,谢春风感到贺礼在这方面有可能又搞了阴谋诡计,他必须防范。\n 谢春风醒来已是零点,看看手机并无新意,只好起床打开电脑写作。只是心情不同,一开始填补了昨天日记的空白,接下来写出几个字,剩下的时间只有等待。可是等待什么,谢春风心里没谱,说空虚不是空虚,说寂寞不是寂寞,这样的感受可能所有人都有。一个人也是一个世界,一个人也是一片蓝天,谢春风的蓝天是什么样,在哪里,还在他的头上吗?谢春风忽然感觉到一种绝望,这是他多少年来从来没有过的绝望,其实他从来文学创作以来从来没有过绝望,可是这次不知哪里来的想法,忽然产生了绝望,这是对生活的绝望吗,是对创作的绝望吗,还是他对生命的绝望,一连串的绝望让他心烦意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n 曾几何时,谢春风最爱写出家乡一片天,写来写去写出了现在这样。忽然注意到,什么时候胳膊上的肌肉缩小了,以前一把抓不住,现在一把不够抓,*的肌肉也减弱,没有以前健美。谢春风意识到自己到了老时,到了自然而然的年龄段,这样的感觉如同家乡到了老时一样,偶一为之,也会放出光芒万丈。他反复阅读钱梅的电影剧本,也许这就是他的等待。一鼓作气修改几处,把最美丽的往事写出来,留下深深的怀念,相信他写出时也是有这样的感觉,他也相信自己拥有这样的才华。\n 到了外出跑步时间,这是雷打不动的。谢春风感觉天气有点冷,昨天天气预报说寒冷,需要多穿衣服,可是早上没有多穿衣服,感觉到冷酷无情。手冻得有些疼只好插入衣袖,跑了好长一段路才有所缓解,看来人是最害冷的,稍微有点冷便受不了。返回时,在市场买了五元一包的面包,这是平时吃的夜宵。只是越来越小,偷工减料严峻没有人管,管理部门不作为,获利的是商家,吃亏的是消费者。妻子不在家,一个人过日子,最大感受是价钱高,物质没有保障,看是市场实际上商家说了算,老百姓只能任劳任怨。幸好这几天三一五消费日快来了,有关部门严格要求严格检查,如果有顶烟上的一定会被处罚。\n 谢春风到家时,妻子把面条擀好了,吃着面条,感慨万千。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人也是一片蓝天,当蓝天呈现乌云时,接下来的不是蓝天而是急于求成的风俗人情了。谢春风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一个人的日子也是要安全的,没有安全感的日子不能过。饭后,看了电影《勇士》,是红军飞过滹定桥的战斗故事,当时在危险环境下,拼命跑到目标,夺得滹宁桥,赢得战斗的胜利。想到自己写的《抗联三支队》也是类似故事,为了抗战拼命突围,一个又一个优秀战士牺牲在战场上。他们头上有蓝天,可惜他们没有享受到,被敌人夺走了生命。每每想到牺牲的烈士,一个人的日子算什么,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n 谢春风发展现在的电影写抗战的多,玩弄手段的多,绝大多数是没有限制的,这样的剧本是过不了关的。抗战题材不是不能写,而是如何写出让观众拍手称快,现在的电影或电视剧不是观众拍手称快,而是看了几集拍案而起,这样的艺术有发展吗?\n 上午妻子在家洗衣服,谢春风打开电脑写作,可是写不下去,修改也是一事无成,只好外出骑自行车,一路冷清清的,车辆滚动,喧嚣不止。看着滚动的车辆,想到最近有人说的作者互不尊重,情不自禁写出作者彼此之间应当互相尊重,这是做人之本。写作多年,渐渐发现作者互不服气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到了不可调解的程度。凭着谢春风个人经验判断,有这现象的是水平认识问题,如果是富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他是不可能不尊重其他人的,只有对文学一窍不通或一丝不苟才会出现这类问题。其实真正的文学家是不存在类似问题的,只有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人才会出现类似问题。文友文友,文学之友,这还有差吗?互相尊重是应当的,为什么互不服气呢?洗完衣服,妻子做饭,带玉米面的馒头很好吃,一顿吃三二个没问题。豆角炒胡萝卜片,还有其他青菜,妻子在家谢春风节省做饭时间,剩下的时间全是他的,想写什么写什么,即使不想写出什么也会产生灵感,催促他力争写出来。文学作品就是这样,不论作者彼此之间有什么样矛盾,只要有灵感便会毫不犹豫写出
第98章 、一个人也是一片蓝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