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近两学期的实践,李永忠在课堂教学上积累了不少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n 不过他还是习惯在上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孩子们也都习惯了,他们每次一上课就安安静静坐好,认真听他讲故事。\n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绝不重复,总是极大的吸引了他们注意力,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很快被带入趣味盎然的课堂之中。\n 李永忠拿着教材和教参认真研读,反复思考,最终确定了讲课的题目——《再见了,亲人》。\n 这一篇课文结构简单,文笔优美,特别适合对孩子们进行情感的教育。\n 他精心备课,准备充分之后,在班上给孩子们试讲了几次,效果很不错。\n 每次上课,他都请隔壁的张老师来听课,帮他评课。然后他自己再讲行总结,不断优化,所以每上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课程也不断优化。\n 而且他还开创了让学生评课的先例,每次上完课,他就组织一部分孩子,对他的课进行讨论评价。\n 这绝对是一个创举,这上课历来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谁会让学生来参与评课?学生又怎么敢说老师没有讲好?\n 连张老师也被他这种大胆的做法吓了一跳,劝他:“小李啊,你的想法还真是与众不同,其他老师都不准学生谈论老师的课堂,你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可是会影响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的啊。”\n 李永忠听后,淡然一笑说:“张老,您多虑了,学生并不是我们课堂上的工具。他们都是鲜活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木偶。”\n 张老师知道李永忠没听进去,脸上露出个无奈的笑容,摇头说:“你呀,就是太惯着这班孩子了,完会没有一点师道尊严。不过,偏偏他们又都很听你的话,真是奇怪,这种方法恐怕也唯有你才敢做吧。”\n 李永忠知道张老师是对自己好,意见也很真诚,不过他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为了让张老师理解他的做法,便给他解释:\n “张老,非常感谢您的衷告,我会把握分寸的。我认为让学生评论课程,不但对威信没有影响,反而还有助于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这样师生互动,互相监督,对我,对他们都是有提升的……”\n 听了李永忠的大道理,张老师苦笑着摇了摇头,真是个小顽固!每次两人意见一旦发生分歧,李永忠总是要展示一下他妙语连珠的口才,偏偏自己说不过他,最后总是被李永忠说服。\n 就算对他的一些做法有怀疑,也总是想着他是年轻人,想法新锐一些也是正常的,自己只有含笑不语,静待结果。\n 特别是李永忠每次做的事,最后都达成了目的,自己也不得不佩服他,慢慢开始接受他的一些新思想。\n 不过这一次,李永忠明显又玩的有些出格,让孩子们给他当评委,他就有些不能接爱,不过最终还是保留了意见。\
第52章 让学生当评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