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阳在左手边敞开的大门轻巧几下,声音吸引了正在奋笔疾书的村支书田力。
田力皱起眉疑惑的看向他,“朝阳啊,什么事情?”
“村长,我是来问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的,听说您要开学习会,俺想问问,这是啥通知啊?”郑朝阳指着黑白上的字,一副好奇的模样。
“哦,这是支持乡镇脱贫的通知。你还太小,说多了你不懂,大会上,你听听就行了。”
田力显然不愿跟郑朝阳深谈。
“田书记,怎么脱贫呢?是不是……我们村有机会集体创办企业啊?”郑朝阳一脸期待的模样。
“咱们村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狗不待见的穷地方,连一个像样的马路都没有,哪来的钱创业?有钱创办企业的,有哪里看得上咱们村?朝阳啊,做人得务实,甭东想西想的。”
田力的话,就像是冰冷刺骨的水,瞬间将郑朝阳浇了一个透心凉。
“还有,现在是农忙期,你父亲白天黑夜的收庄稼,你作为家里老大,有时候要懂点事情才是。”
郑朝阳咬了咬嘴唇,瞥了一眼田力正在写的维修申请书,眼珠轻转,他得先得到村长的认可,才能再详谈。
“田书记,这大喇叭怎么了?”郑朝阳好奇的问道。
“最近不响了,我准备申请镇上来修修。”田力头也不抬的继续写着申请。
“田书记,我在上海学了几年修理的活儿,要不,我试试?”郑朝阳想要拿自己维修电子器件的能力,来告诉田力,其实他是个人才。
更想借着这个机会,让村支书田力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话。
“你?”田力打量着郑朝阳。
“嗯嗯,我试试?反正维修人员过几天才来,这个时候我试试,也许能修好呢?”
田力也不好打击这个点着脚尖,一脸期待又热情的小伙子,毕竟刚才自己说的话有点排外,也不忍心再说什么拒绝的话来。
“行吧,我去镇上,你在外面试试吧。”田力叹了口气,朝阳也不是个坏孩子,就是……思维跟普通人不一样而已。
“谢谢,田书记。”
郑朝阳的心里有了片刻阳光,连带他的笑容都灿烂了起来。
他回家取来自己的工具箱,又来到木梯子旁边,顺着木梯子爬上去,拆开大喇叭,检查大喇叭内部的结构,发现大喇叭后边的磁铁垫片有了松动,他拿着螺丝刀紧了紧铁片。
田力刚从办公室走出来,就见到郑朝阳蹲在地上整理着大小不一的螺丝刀、扳手、电胶布、钳子、榔头、电线。
这一应俱全的电工具箱让田力的眼睛亮了起来。
“朝阳啊,你这工具倒是挺全的啊。”田力忍不住的夸奖道。
“谢谢田书记,这大喇叭是磁铁垫片松了,我给它紧了紧,您试试这大喇叭?”郑朝阳收拾好工具箱,提着工具箱看向田力,笑容灿烂。
“哦,我试试。”
也许是这个齐全的工具箱让田力感觉到了郑朝阳的专业,田力决定去试试喇叭,调开音响后,大喇叭正在播放着《珊瑚颂》,悠扬的歌曲飘荡在江桃村的上空,唱着“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花开。”
田力书记很开心的笑起来,“不错啊,朝阳,出去两年长本事了。”
“田书记过奖了,这喇叭修好了就行了。”郑朝阳心想着,等明天找田书记心情好的时候,再来跟田书记说说他们村脱贫的事情,或许自己有机会参与到这一次村里创业的机会中来。
“嗯,你先回家吧,明天……有什么事,再来吧。”田力指了指头顶上的钟表。
此刻钟表指向下午五点。
郑朝阳了然的点点头,“那明天下午,我再来找您?”
“好。”
郑朝阳开心的笑起来,也许他有机会找到认可自己的人,也许这一次修喇叭就是奇迹。他要努力,再努力才行啊。
郑朝阳提着工具箱回到家中,正是晚饭时间,母亲张芳递给郑朝阳一碗玉米糊糊,“老大,你今天一天没有吃什么饭了,赶紧吃点垫垫吧。”
“谢谢娘。”郑朝阳接过玉米糊糊,蹲在门口的石质台阶上,他的身后有今年家里刚刚拉起来的电灯,灯泡上面罩着一个小纸伞。
灰暗的灯光,仅仅比煤油灯亮上一点,但足矣照亮整个堂屋。
晚上八点的时候,天色漆黑如墨,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诉说明天的农活,说话间,灯泡忽然熄灭,屋内漆黑一片。
“村里拉闸了?”
&n
第5章 :乡镇集体企业投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