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哥笑起来,像只眼睛像个弯弯的月亮,亮光闪亮,“没上大学就能有这手艺?你师傅不简单呢,是谁啊?”
“上海纺织厂的老刘师傅。”郑朝阳才说完,小李哥的眼睛更亮了几分。
“那个老刘可是刘成红师傅!”小李哥眯了眯眼问道。
“是啊。小李哥,认识我师傅?”郑朝阳纳闷的看着小李哥。
“真的是刘成红师傅?”小李哥瞪大眼睛,嘴唇微微颤.抖,他握紧郑朝阳的手,“你确定是刘成红师傅?”
“是啊,就是刘成红师傅呀,怎么了?”郑朝阳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背,又抬起头看向小李哥,一脸纳闷的样子。
“朝阳啊,老刘师傅现在身体还不错吧?你跟他写信多吗?”小李哥不答反问道。
“还不错,上周我跟老刘师傅写过信,他说身体还不错,下个月初会来一次。”郑朝阳笑着看向小李哥,“李哥,你跟我师傅是不是有什么渊源?”
“说起你的刘师傅,还别说真的有渊源。”小李哥感慨一句,“朝阳啊,你知道用于经有权机关批准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中长期贷款吗?”
郑朝阳心中一咯噔,真是要什么来什么,他正想着怎么弄到贷款,这小李哥就给他带来了新的思路。
“这个贷款,略有听说。”郑朝阳点着头,他不过是听自己的刘正红师傅说过一嘴而已。
“这用于经有权机关批准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中长期贷款啊,它是在企业原有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进行的更新改造工程。这笔技术贷款是当年萧山纺织厂需要的一笔款项,当时我们跟上海纺织厂进行交流时候,多亏了老刘师傅才让我们团队知道如何申请这个贷款。”
小李哥感慨万分的说下去,郑朝阳心里开了花一样的开心,这么说来,这个贷款问自己的师父也好,问小李哥也好,都是找对了人的。
这样真是太好了。
“李哥,这笔款一定有很精彩的故事吧?”郑朝阳好奇的问道。
“是的。”小李哥看向郑朝阳,“老刘师傅没给你说吗?”
“说了一嘴,这是说萧山有一个故友姓李,帮过李哥一些事。李哥,能讲讲那段故事吗?”郑朝阳笑的温暖。
“行吧,老刘师傅没给你说,我来给说说好了。”小李哥一边看着郑朝阳修理经编机,一边跟郑朝阳聊起家常来。
所幸今天小李哥是换班,田文去找他的时候,已经是交班结束,现在他是休息状态,有足够的时间跟郑朝阳聊天。
“那真是太好了,李哥。”对于小李哥讲那一段故事,郑朝阳求之不得。
“我们最开始想要做技术贷款的时候,正是想要引进最新的经编机的时候,奈何贷款期限一般在5年以内,最长不超过7年。为了能尽快申请下来,又能够将经编机最早的投入生产,我们就去了上海纺织厂去跟老刘师傅他们学习经编机改进技术,也交流学习关于技术贷款的相关事宜。”
小李哥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诉说贷款那会的故事。
“你要知道申请银行贷款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具有经有权机关批准的设计任务书、项目实施方案和设计文件等;列入年度技术改造投资计划;项目自筹资金已按规定比例落实,并一次或分次存入建设银行。”
小李哥感慨一句,摇着头,“你不知道,当我们得知这么多内容需要准备的时候,说实话,真的被吓到了。”
“确实所需要的资料不少。”郑朝阳点着头。
“那是必须啊,尤其是项目实施方案和设计任务书,那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文件,我们反反复复,差不多修改了十五遍。”小李哥伸出手来,左手摆了一个拳头,右手一个巴掌,激动的说道。
“这么多?”郑朝阳心中一个咯噔,看来这文件才是大头啊。
“不仅仅是如此,当我们准备好这些资料,我们又得准备生产工艺成熟的证明,技术过关的证明,所需原材料、燃料、动力有可靠来源证明,“三废”治理、环保措施同时安排的工作计划,竣工验收证明,并且是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常生产。”小李哥笑了起来,“这里面随便一个证明材料,足够人跑断腿啊。”
“小李哥当时瘦了不少吧?”郑朝阳关心道。
“那可不是,瘦了十二斤。”小李哥无奈的叹了口气,“不过忙起来也
第26章 :探讨扶持可能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