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章 :工商局咨询政策[1/2页]

印染年华 大江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李哥,第三条呢?”郑朝阳还想问更多的问题。
      “这个第三条,就是自筹资金的投向要符合国家确定的建设重点,并使建设规模达到经济规模的原则。”小李哥将所有的条款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明白了,是建设规模和经济规模明确,也就是技术计划任务要明确,对吧?”郑朝阳算是明白了。
      “是的。”小李哥笑着点头。
      “那第四条呢?”郑朝阳又问道。
      “这第四条比较难。”小李哥说道,“我们当初也差点卡在这上面。”
      “是什么?”郑朝阳更想知道了。
      “这第四条说的是自筹资金要纳入国家计划,并要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自筹投资规模以内。”小李哥话落,郑朝阳的心确实噗噗的跳快了几分。
      纳入国家计划?这看来只能是镇长他们来帮忙了,看来以后要跟田书记好好说说,然后让田力书记和张勇村长去跟镇长好好聊聊了。
      “是的,但是1984年开始,国家鼓励咱们乡镇创办企业,所以乡镇集体创办企业这件事,本就是纳入国家计划的。只是,如何能成为适合的那个,还需要你们努力啊。”小李哥笑起来。
      “是的,李哥说的对,确实需要更加的努力啊。”郑朝阳点着头。
      “如果能纳入国家计划,最后一条,也就是自筹资金投资项目所需材料、设备必须落实,也就能够如期完成了。”小李哥拍了拍郑朝阳的肩膀,“我听说方厂长想要投资绍兴市的乡镇,你可要努力呀。”
      “谢谢李哥,我会努力的,有些地方我还是不太明白,我该问谁比较好呢?”郑朝阳点着头。
      “去杭州市或绍兴市工商局吧,那里你会有答案的,不过年轻人有冲劲儿就是好,好了,我该回家了,明天见。”小李哥离开后,郑朝阳眯起眼睛。
      “朝阳,小李哥给你说了那么久,说了什么?”张幺开口笑道。
      “关于技术贷款还有自筹资金的事情,也就说,我知道了方厂长投资以及田书记他们为什么那么积极的鼓励大家。”郑朝阳干脆利落的说道。
      “原来是这件事,那么你怎么考虑?”田文询问道。
      “有几个事情,我还是不了解的,想要去工商局再去问问,不如下午去问下?”郑朝阳想要去工商局问清楚在合格事情。
      “行啊,咱们请个假,下午去工商局一趟。”张幺爽快答应道。
      三个人以要去杭州市图书馆阅读经编机的书为由,跟王姐请假。
      王姐看着这三个大男孩,扑哧一笑,“你们这是要非要赢了比赛不可啊?”
      “王姐,我们跟那老郑比,到底是年轻人,这老话说的好,有备无患,高枕无忧。”张幺拽起文来。
      “不懂别瞎说,这叫做未雨绸缪。”田文没好气的打趣道。
      “你看,王姐都被你逗笑了,堂堂一个本科大学生,竟然用词不当。”郑朝阳没好气的翻白眼。
      “王姐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我的意识呢?我不过是幽默。”张幺嘿嘿的看向王姐,“王姐,您说是吧?”
      “就你嘴贫。”王姐笑了一下,无奈的摆摆手,“既然是年轻人想着上进,我还能拦着?你们快去吧,但是只准半天。”
      “得咧,只准半天。您就当我们拉稀跑了……”张幺幽默的自黑。
      “你呀……”王姐这下笑容更灿烂了起来。
      “行了,赶紧走吧。”三个人朝着杭州市工商局快速赶去。
      此时工商局内,一个带着工商局徽章的女子正在回答一个老乡的答案。
      “老师儿,咱想要承包池塘养鱼,多少年呀?”一个中年人穿着破了洞的红色背心,操着浓重的东北腔问道。
      “一般承包十五年,如果树、林木、荒山、荒地等,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这个女子正是郑朝阳在车站见到了林雪。
      “那长一些是多久?”中年人好奇道。
      “这要看当地政府的政策。”林雪公事公办的回答道。
      “可是我们不知道的当地的政策是啥,这可咋办呢?你帮忙看看行吗?”中年人焦急的问道。
      “当地的政策在我们这里是看不到的,我们只能大致知道怎么回事。”林雪并没有给出中年人期待的答案呢。
      “你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里知道呢?你行行好,帮我们看看?”中年人央求道。
      “大哥,我不是不帮你,而是真的没有政策,我也不知道啊。”林雪想要解释自己的难处,她却是没看到政策具体是怎么落实的,这么能信口胡说呢?没把握的事情,林雪当然不能说了。

第27章 :工商局咨询政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