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2章 :第一次认识物流[1/2页]

印染年华 大江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郑朝阳看着身边的这些人们,尽管他们有一些最开始的时候是跟着表叔拿着扫帚迎接他的,是跟他站在对立一面的,但是现在,他确实也缺一部分的人,一部分做纺织技术不太好,但是做物流还算可以的人呢。
      “既然大家都想着跟我做事业,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件事,什么叫做事业?”郑朝阳想从瘸子里面挑出一个将军来,至于这个将军是怎样的,也只能凑合着了。
      “什么叫做事业?”
      “就是赚钱养家。”
      “赚钱养家?”郑朝阳笑起来,“那么对于很多人而言,赚钱养家确实是做事业。但是一群人一起做事业是什么呢?大家可想过?”
      郑朝阳的问题让所有人沉默了,一群人一起做事业是什么?
      “一群人一起做事业,这个叫做企业,也叫做厂子。我们都知道赚钱养家,什么叫做赚钱养家?说白了,就是从厂子里拿工资,然后去集市上用钱财换取衣食住的物品,以及出行的便利。对于一个小家庭而言,就是有收入,然后有支出,最后周而复返。但是对于企业呢?”
      郑朝阳深入浅出的解释着企业做大做强的道理,“企业也是有收入才能给工人发的出去工资,企业给工人发出去工资,给买家企业发出去货品都是支出。那么问题来了,企业是怎么有收入的呢?大家谁知道?”
      郑朝阳看向每个人,每一个首要跟他一起创业的人。
      “如何有收入的?我们将我们的纺织品卖出去,就是收入了啊。”
      “是啊,我们只要卖出去我们的纺织品,我们就有收入了啊。”
      “但是,纺织品现在没有我们需要的原料棉线,没有棉线哪里来的纺织品?”郑朝阳反问道。
      “我们可以生产不是棉线为主的纺织品啊。”
      “是啊,我们可以生产其他纺织品啊。”
      “可是其他纺织品的来源是什么?麻还是涤纶?是化工还是天然?你们知道吗?”郑朝阳的话让很多人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们以前只知道领工资,完全没想过这些。
      “那,厂子里进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对啊,厂子里进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那么,如何进来这些原材料呢?靠拖拉拽还是?”郑朝阳又问道。
      “当然靠拖拉机拉货了。”
      “对啊,靠拖拉机啊。”
      “既然大家都觉得靠拖拉机,但是现在我们自己就有拖拉机,在我们原材料不需要进那么多的时候,我们的拖拉机闲置着,不觉得可惜吗?”郑朝阳开导着每个人。
      “是挺可惜的,但是拖拉机耗费的油也不少啊。”
      “油耗难道不能从委托我们的经费里面扣除吗?既然我们有三台拖拉机,周边的人又同样需要你拖拉机来做原材料的进出货。为什么……我们不尝试着自己来做呢?”
      “你的意思是我们做物流?”
      “用拖拉机做物流?”
      “拉货吗?”
      “是的,拉货,用拖拉机来做绍兴和杭州地区的货运物流。再说,最近这绍兴纺织市场已经开了,这绍兴纺织市场到杭州正在筹建的四季青,这条路上,我们不能做物流来补贴收入吗?毕竟纺织是收入,可是物流也是收入,不是吗?”
      郑朝阳的话让这些人沉思起来,是啊,纺织品能够作为厂子的收入,但是物流也可以作为收入啊。
      是啊,原来纺织品的原材料运输也可以作为物流运输啊!
      大家面面相觑,这一瞬间,意识仿佛被灌入了一道阳光,灿烂而又明媚。
      郑朝阳看到大家似乎能够理解什么叫物流,什么叫做物流的重要性,便乘热打铁的说下去。
      “我向大家都知道拉货,那么,拉货这件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找到一个有利于咱们单位的好法子。毕竟现在很多地方不仅需要原材料的运输,还需要成品的运输。虽然我们厂子暂时没有太多的活钱去买原材料生产纺织品,但是,我们却有机会根据运输来边学边做,对不对?”
      郑朝阳声音缓缓而出,像是那泉间叮咚的声音,声声入耳,沁入心脾,安定了大家的心。
      “你是说,通过运输来维持企业的运营,再通过运输来看看别人是怎么让企业做大的吗?”
      终于有一个人反应过来运输的重要性,郑朝阳笑着点头,看来这群人没他想象的那么笨。
      “是的,只要有物流,我们就能知道人家是进了哪些货,我们也就知道人家是出了哪些货。我们不仅知道这些,我们还知道从哪里买这些货,更知道了从哪里卖这些货。当我们了解了买家与卖家,当我们跟这些卖家和买家搞好关系,我们的资金充裕的那一天,难道不能做到相应的事业吗?”
      “毕竟这个世界上充斥了太多的事在人为。不是吗?”郑朝阳的话让很多人点着头。
      “是啊,如果我们能够把运输搞起来,我们会认识买家也认识卖家,如果我们会搞关系,他们会认识我们。既然人家认识了我们,到时候,人家给我们机会做事业,我们就有一定的机会做大自己的事业。”
      “他们也会认可我们的事业,毕竟熟门熟路,老熟人总比陌生人靠谱的多。”
      “说的就是啊,这就是我们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啊。”
      “朝阳,我们能做什么呢?”
      “怎么叫朝阳呢?要叫郑总。”
      “对对对,郑总,我们该怎么做呢?”
      郑朝阳笑起来,“我们该做的就是组建一个训练有素的拖拉机运输团队,慢慢的学习拖拉机的运输基础,并将安全驾驶融入我们的概念里。让客户们都放心将货物交给我们。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将拖拉机运输团队慢慢换成汽车运输团队。我相信,多拉快跑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更是我们这个时代致富的法门。”
      “也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加强自己对于运输的基础技能,并加强对于运输的安全认知,我们争取做到安安全全的出门,欢欢喜喜的回家。”郑朝阳叮嘱着每个人。
      “如果这是我们厂子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这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我们要努力,尽其所能的学会。”
      “对啊,我们要学习这个技能,养家糊口的技能,大家一起创建事业的技能。”
      “使一技之长,可养一家,使百技之长,可养万家!我们既然想着的是养万家,想的是让村子越来越富裕,那么,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共同做事业。”
      郑朝阳温暖的说着,“不掉队的,一个都不能少的做事业。”
      “你说一个都不能少,那我呢?为什么,要赶走我?”表叔此时又说话了。
      郑朝阳静静的看着这个捣蛋的表叔,他不是不想给表叔机会,可是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共同做事业的。
      “表叔,我最大程度上尊敬了你的心愿,我想你也要尊重我们的心声。我们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呢,而不是落井下石的摧心肝的人。表叔,你的明白,不同道不相谋的道理。”
      郑朝阳冷声说道,转身走向林雪,懒得跟表叔废话的样子。
      “这是另外一份合同,大家如果珍惜这一次机会,想跟厂子共同进退,想要为厂子奉献一份力量,那么,请在这份合同上签字,我会竭尽所能让大家都有饭吃,有米有肉的饭吃!”郑朝阳扬了扬手里的合同,这是他想好的,以入股的方式获得每个人支持的法子。
      “这是什么合同?”
      “入股?这是什么意思?”
      “入股的意思,就是每个人出一份力,或者出一分钱。也就是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们的纺织厂不是一个人的,是这个村的,是这个镇上的,也是绍兴市,甚至是浙江省的。我们的厂子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纺织品而存在,我们的纺织厂是为了解决就业与贫困而存在的。”
      “为什么省里把我们的厂子当做示范基地?因为我们奉行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政策。为什么市里和镇上的领导那么的关心我们,又是让工商局的同志进驻我们村来指导,又是让不断的去市里学习?”
      郑朝阳敲了敲自己手里的合同,一字一顿的说下去,“因为,我们一直在朝着省里和市里认可的方向而走。那就是,我们要让每一个村民都富裕,要让周边的每一个百姓都有饭吃,过上有肉吃有米吃的好日子!可是怎么过上这个好日子呢?”
      “以现在我们的财力而言,我们的来源棉线已经被禁止收购了,我们没有棉布这样纺织品!而我们的买家,他们也因为知道棉布出产很少,逐渐降低了订单。我们现在是无米下锅,并且还存在有米难销的局面。诚然,我们的局面很艰难。”
      “你们一定会问,艰难到了什么地步呢?不夸张的说,我们的资金链是靠着银行的贷款来维持的。如果今天来的不是刘主任和方经理,我们可能真的一击即溃!可是,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迎来了工商局的刘主任,他负责来调研我们为百姓办实事的本质,四季青的方经理来负责帮我

第142章 :第一次认识物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