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阳看着那美光灯,恍恍惚惚之间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田文给他端了一杯水,坐在他的旁边,“嗯,朝阳结婚之后跟上你变得不一样了,怎么回事儿?”
“没事,我只是在想我们这企业做了也就10年左右吧,怎么来的这么快以前我就是个穷小子,却没想到现在就因为全棉免烫技术,咱们能走到会场之中。”
郑朝阳歪头看着自己的小伙伴田文,笑了起来。
田文感慨一句,“是啊,真没想到时光荏苒,10年的时间,咱们从一个村办企业竟然走到了这杭州市的受邀企业。”
郑朝阳*着自己手里的这份证书,歪头看着田文,“你说生命是不是很奇妙,咱们年轻的时候努力的去追寻的东西得经过千锤百炼,百转千回才能得到,可是当我们不惑之年,好像东西都水到渠成了。”
田文思考片刻,笑着回答道:“是啊,好像就是少年要努力不断的去探索,可有的时候失败多于成功,可是当我们而立之年之后,好多成功是一半,当我们不惑之年的时候反而成功特别的容易,这是为什么呢?”
郑朝阳叹息一声,“也许这就是人的宿命吧,年轻的时候总是不能获得或获得很少,可是当过10年以后,好像一切曾经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开始慢慢回归。”
田文叹了口气,拍着郑朝阳的肩膀,“好了,我的老兄弟,今天可是你的演讲大日子,这下面可是做了不少听你创业之路的听众,一会演讲你有信心没有?”
郑朝阳努了努嘴,自信的笑起来,“自从我们利用四季青市场啊,将这全棉免烫技术推广开来,我讲了多少演讲,还担心这一场,唉,你也太小看我了。”
田文笑着将资料交给郑朝阳,“啊,这是我们最近的新鲜技术,说是要做一些免烫的新型布料,你先看一看,哦,对了,晚上的时候我们要去聚个餐。”
郑朝阳笑起来,接过资料在上面写写画画,而不远处的主持人已经开始通知郑朝阳登台。
“加油。”
田文默默的给郑朝阳打气,郑朝阳笑起来,点着头走向舞台。
在掌声之中,郑朝阳站到了舞台中央,在话筒前诉说着他曾经的记忆,以及这一路走来的时刻。
“在我们绍兴啊,曾经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在努力的想去适应新的潮流。每一个有家有室的人都在努力寻找着工作的机会,可是这些机会似乎离他们又很遥远。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在努力的尝试着改变,因为穷,我们想着将村里其他的人凑在一起想办法。”
郑朝阳的眼睛逐渐有了泪水。
“可是办法很少,很多人都没有收入,面对着越来越萧条的市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孩子们上学又没有学费,这是一个非常灰暗的时光。在这样的时光里,我们每天最渴求的就是能有一件新衣服,能吃饱温暖的饭,还有就是能有些工作。”
郑朝阳看着下面西装革履的人们,笑起来,“因为这是非常灰暗的时光,为抱团取暖才能够给自己一片生机,所以那时我们想尽的办法就是能够得到镇里或市里的扶持,可是我们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只能靠着一股闯劲。”
“可无头苍蝇的乱转,只会碰到满头是血,碰壁中我们想到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技术比赛。少年的时候,我凭借着自己曾经在大厂里维修过纺织机,拿到过技术比赛第一。可是这并不能改变太多的生活,那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技术能够改变命运。”
郑朝阳回头看向田文,“所幸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读大学的同学田文回来了,他告诉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改变生活最重要的生产力,而我要做的就是要将它变成生产。”
田文站起来,在掌声中跟大家示意。
“可是技术变成生产力,通过技术来赚钱,这是何等困难的事。我需要电,设备,仪器,厂房,这些都需要全村之力,于是我们开始说动我们的村长,我们的村民,我们的年轻小伙子们想办法在村里创造属于自
第147章 :纺织与百年中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