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坐的是第一排。
大礼堂的纵深大概有五六百米,前方是木地板的舞台,灯光照明一应俱全,只要将三面墙壁大窗户上的遮光窗帘全部放下来,这里就是最好的表演场地。
舞台上的幕布放了下来,台上的灯光已经打开,主持人已经在台前就位了,四周的遮光窗帘也已经拉了起来,礼堂中的观众坐席区域一下陷入了昏暗之中。
礼堂内部刚刚还此起彼伏的喧嚣猛地一静。
奎爷眼睛不行,耳朵倒是真厉害!徐不凡不由得在心中惊叹。
台上的女主持人穿着素净的白色衬衫和紧腰白裙,脸上打着腮红,涂了红红的嘴唇,亭亭玉立地站在舞台边。她拿着麦克风,微笑着说道:“上东乡交流学习二人转联谊演出,现在,开始!”
哗!
礼堂里响起了整齐又饱含期待的掌声,随着掌声雷动,舞台上的幕布徐徐拉开。
徐不凡激动地挺直了背,双眼直勾勾地朝舞台上探去。
开始了!
大礼堂外秋风飒爽,穿着线裤还嫌凉。
可大礼堂里却热火朝天,台上台下热闹成一片。
“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
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
家家团圆会呀啊,
少地给老地拜年呀啊,
也不论男和女呀啊诶呦呦呦呦诶呦呦啊,
都把那新衣服穿呀啊诶呦呦呦呦,
都把那个新衣服穿呐啊诶呀啊~。”
台上,一男一女两个年轻演员,穿红戴绿,手里的红手绢风车一样在指尖飞速旋转,随着演员腰身扭动摆出各种不同的高低造型,在舞台上欢快地唱着。
舞台下的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不少人摇头晃脑地在台下小声儿跟着唱,也有人用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打着拍子哼着调子。
徐不凡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完整版的《小拜年》,这个二人转小帽儿,在民间演出里大多数都作为调动气氛的小调儿来唱,溜溜嗓子、热热身,所以一般都不唱全本,多是唱一小段儿就得了。
今天他算是听得满足。
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位很懂行的奎爷,听到高兴处还自顾自地给徐不凡点评几句。
真是让徐不凡学了不少知识。
只见台上两个人全手握住手绢,一手里片花,一手外片花,两手交叉上下交替旋转,手绢舞得好似一团花,开在两只手上,十分好看。
“奎爷,这手绢儿有啥讲究么?”徐不凡眼睛里手绢翻飞,忍不住歪了歪身子凑近奎爷小声儿问。
奎爷抿嘴一乐,也靠过来低声道:“这八角手绢也叫花鞋、荷包、粉袋、针扎。转手绢是二人转行当里的一门必修课,什么“里片花”,“外片花”都只是基础,练好了,配合起来能变化出几十种花样儿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美化身段,丰富表演,还能表达故事的情节,让人看着也喜庆。二人转除了悲就是喜,大悲大喜,很接地气,要的就是这个热闹儿。”
台上两个演员唱着唱着忽地把手一抖,手上的红手绢高高抛在半空中,团团旋转,又轻飘飘地落下来,稳稳落在指尖上继续旋转着。
台下一片叫好儿声。
这次不等徐不凡问,奎爷就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第78章 伤风败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