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太妃本是在宫里好好的等着咸丰的旨意,她好不容易盼来了传旨公公,眉开眼笑的,等着自己的心愿达成,可是,随着胡公公越念越冷汗真流,静太妃,也是大大的变了脸,那张精心化好妆的脸上,此时写满了惊讶与愤怒,待圣旨念完,她颤抖着手,接过圣旨,也不言语;胡公公哪里还敢多话,应付了两句,就回咸丰那时交差了。
袁嬷嬷与其他的宫人,也知道这圣旨,静太忆是非常愤怒的,脸上皆不敢露出其他的什么表情,袁嬷嬷胆大些儿,扶着静太妃坐到了小炕之上;静太妃任由袁嬷嬷扶着,竟是失了神一般,死死的握着圣旨,慢慢的,泪水涌上了她的眼,她本已有了些光华的眼,此时已是泪水涟涟。
“好哇,好哇!皇上!你真是有心了!真是有心了哇!我小瞧了你,你给我的这道圣旨,是在抬举我,还是在侮辱我?太后,太后,哈哈,我现在是太后了!可是,你为什么会这样对我!为什么!”静太妃流了会泪,突然歇斯底里的狂叫了起来,圣旨,被她扔到了脚边,再也不看一眼;袁嬷嬷也不敢去捡,只是不住的安慰着她。
原来,这道圣旨,写的是,封静太妃为皇太后的。可是,静太妃不但没有欢喜之意,反而狂怒了起来,因为,圣旨里,不但有封她为皇太后的旨意,还有,圣旨里,有着她痛苦万分的内容!
咸丰听到玉儿的意见,在圣旨里,封静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却不系宣宗谥,不?庙!这就意味着,她现在虽是有了皇太后的称号,在她死后,按着咸丰的旨意,她不能葬入皇后陵,也不能进宗庙受后代的供奉!
静太妃,哦不,现在已经是皇太后了,坐在小炕上,她努力了这么久,不管是在后宫用心计,还是在前朝笼络大臣,她不就是为了皇太后的称号,在死后,封为皇后,进宗庙,受供奉么?这下好了,咸丰一道圣旨,封是封了她太后,可是,这个不能进宗庙,亦不能附先帝之谥,叫她怎么能不伤心绝望?
袁嬷嬷心里明白,这是咸丰为了表现主子与他亲额娘,孝全成皇后的区别,故意这么做的;一来认为自己已经尊静太妃为皇太后,实在是加倍报了抚育之恩,二来觉得毕竟嫡庶有别,她既不是先朝皇后也不是自己的生母,出身也远逊于道光三后,封为太后,已是万般的恩德。
“娘娘,您息怒吧。再怎么说,皇上他也封了您为太后,从现在开始,您就是太后了!不管皇上怎么想的,他不是已经认您了吗!娘娘,皇上这是在意气用事,您放心,皇上有一天,会想明白,让您得偿心愿的。”袁嬷嬷虽然心里明白,让咸丰改变心意,是是大大的不可能了,但也只能如是说。
现在的康慈太后,哪里还有半分的欢喜之态!虽然从现在开始,她就是皇太后了,可是,这样的太后,是她不想要的!这摆明了,是不给她脸,可是,她又能怎么样呢?这天下是皇上的,封她为太后,已是天大的恩情了,她唯一盼的,就是如袁嬷嬷所说,日后皇上改变了心意,肯让息做真正的太后,死后,封为皇后,葬在皇后陵。
“袁嬷嬷,那个贱人的尸体,你可处理了?你要记得,扒光她的衣服!丢去喂狗!”皇太后恨恨的咬着牙,只恨这个侄女死得太痛快了,怎么就让她死了呢?
袁嬷嬷心里发寒,只得应下,默默的求着,希望有一天,皇上能改变心意,让太后过上她想过的日子。
咸丰哪里会改心意!他就是冲着静太妃封了太后,亦不能附庙,才肯下旨封她为太后的;此时的他,正与玉儿坐着聊天,说得正欢呢!
这些天儿的不舒服,在玉儿的一个妙计之下,全都解决了;这让咸丰更是对这个懿嫔另眼相看,没想到,她这么能干,能想出这样好的法儿;以后,他就有帮手了。
时间匆匆,晃眼,玉儿就要生产了。丽嫔那里,再也没有了消息,这让玉儿很是放心,在她生产的时候,因为现在太后,从封了太后开始,就一直病着,再也无力来暗害她;而那个第一次害她的“堂大人”,势力似乎不在宫中,让玉儿很是过了些消停日子,而咸丰三年九月,玉儿分娩了。
可是,这一胎,却不是十分的好生,竟有些难产之相;急得咸丰是皱眉乱走,一个劲儿的催着太医与产
第131章 :产下死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