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也姓金,家中人丁清冷,并无子嗣,金家人听从了算命先生的卦,认定金郎中是替金姨娘和她的新生儿当了替死鬼,拒不前来收尸,一定要木家披麻戴孝,设灵堂为金郎中办理丧事。
木家的颜色在昼夜之间由红变白。金郎中的灵堂小小的,即便白日有阳光的时候,金郎中的牌位也在新生儿软绵无力的哭声中渗出丝丝寒意。已成为“木六嫂”的徐家逸锦小姐,那新嫁衣如中魔咒一般,又只穿了一天便又换上了惨白的孝服。
阿木在百忙之中,抽空看看小姐的脸。在外人面前,他几乎不招呼徐逸锦,没人的时候,他依旧叫逸锦“小姐”。整个丧事过程,他始终也没有发现小姐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只是抱着姨娘的儿子、她的弟弟徐若空发愣。料理好丧事后,阿木老觉得背后发冷,几天都如此,他开始害怕了,就跑到号称天下第十二福地的陶公洞,想问问在那里修炼多年的道士。
陶公洞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距离阿木的霞枫村不过20里地。相传二千年前,后汉甘露年间,道士傅隐遥曾隐居于此,三国时有道士王玄贞在此修炼,南朝齐梁年间,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隐此撰《真诰》一书。阿木知道,据老人讲,洞内殿宇始建于唐朝,宋、明、清曾陆续修建。每年农历8月初至9月9日,是为香期,烧香拜佛者日逾万人。阿木知道,此时正是香期,他特意在洞外静候一夜,第二日一清早,便叩门问道。他担心他阿木命硬,柴门草房早年留不住父母,现在更是难留小姐和她的家人。
当陶公洞的山门被阿木叩开时,出来的是一位小道童。阿木诚心问道:“你家师傅可曾起床洗簌?”小道童说:“我家师傅上山去了。”阿木吃了一惊,明明我一夜守在门外,何曾看见师傅出门过?小道童说:“真的,才刚出门。你沿着前山的那条白云岭,快一点,兴许就能追上师傅。”
阿木顺着小道童手指方向,直奔前山的那条峻岭。他从小就听乡人们说过这条峻岭,因为高耸入云,岭上长年云雾缭绕,故称白云岭。不知追了多少里路,上了多少台阶,阿木听见前方水声隆隆,转了一道山弯,原来有一处山崖瀑布。山岭在瀑布处又狠狠拐了一个弯,弯过这山崖瀑布,忽然山岭一片寂然,但却发现前面白云朵朵,一位道人鹤发童颜,静立远处一块巨石上,仰面赏云。
阿木上前躬身作揖,切切道出心中苦悲困顿。道人听后朗声笑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那一日,道人除了吟这四句之外,到底跟阿木还谈了些
第6章 不堪持赠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