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无数个唐宋古村落安静地矗立在楠枫江两岸,默默地注视着楠枫江在括苍山脉的崇山峻岭间千回百折、奔腾不息。由于耕读传家,这些古村落都有各自独具特色又极具人文特制的村庄规划和布局。一般来说,如果村中有学堂,都布置在村庄东向,意为“书风传世、紫气东来”。
霞枫村的小学堂就建在村庄最东头的一大片松林旁边,穿过松林,再往东,便是一片宽阔的楠枫溪滩林,滩林顺延向前,便是楠枫溪。由于溪面宽阔,因此世人称呼楠枫溪为“楠枫江”,但霞枫村历代村民还是执拗地叫这一片江域为“楠枫溪”。
霞枫村人口众多,交通方便,自古又是状元地,历来文风鼎盛。自然而然,霞枫村的小学堂是楠枫流域方圆百里最大的小学堂,它不仅只属于霞枫村,而临近的几个村庄有经济条件的适龄儿童都到这里上学,因此它的大名是“楠枫高级小学”。由于小学堂建筑精美、操场开阔、礼堂庄严,因此与其他小乡村以宗祠为文化信息传播中心不同,这所学堂不仅仅只是一所儿童开蒙求学的学堂,不知从何时起,它俨然成为霞枫村最权威的施政纲要发布中心,民国时期,那个挂着像的大礼堂,是小孩子们轻易不敢捣乱的地方。
昨天晚上,大操场上热烈的篝火和嘹亮的军歌,打破了这所小学堂一贯的风格,而今天清晨,懵懵懂懂的小牧童被关先生拉着小手,从小学堂里迈出了门,忽然,他看见了校门前方那棵几百年的大樟树下,站着一个在他那个年纪无法描述的美妙的身姿。他“呀”了一声后,赶紧拉了拉先生,说:“先生,那个舴艋舟上下来的仙女……”
关中瑜没有听懂小牧童说什么,抬眼一望,不禁心底里也“呀”了一声,虽然他从小受国画熏陶,但他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专攻的却是西洋美术,这一刻,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自己的这个身居括苍山脉的腹地,居然有这样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浓郁西洋味书卷气的妙龄女子!就如西洋画中的走出来的女子!
一声轻俏的“中瑜先生!”从那大樟树下传来,关中瑜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是她在叫我?
对,没有错,分明是那女子叫唤了他!关中瑜往前迈了几步,由于步子太大,身边牵着的小牧童打了个趔趄,赶紧调整了一下,紧紧跟上。
 
第13章 千年铁树要开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