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腰鼓队走在了迎亲的队伍头[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霞枫村第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大会”就这样在驼背鸡胸六指的贫农木天轩的一根木门栓中戛然而止。
      这让妇女主任关雪桐很没有面子。她曾经在县里领导面前拍了胸脯,作为最合适的人选,她肩负着配合工作队、全面做好工作、树立典型的重大使命,她觉得以她在县里公安当警卫队长的丈夫的威望、以她对自己家乡的熟稔、以她的革命热情和工作能力,这工作对第一场的“群众大会”不精彩也难。然后,她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个“木驼六”。
      关雪桐有一个神奇的能力,她似乎从来不会正视自己的任何失败,也从来不去分析或者总结不成功的原因,而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从上一场有漏洞的事情中抽身出来,转移注意力。此刻,她的思绪和情绪已经迅速从这一场大会中抽离出来。看着台下黑压压的群众渐渐从小学堂的大礼堂散去,她转身去找她年轻的堂弟关中瑜,因为,另一场新工作她必须马上开展,而这需要得到她堂弟极大的帮助。
      楠枫高级小学教务处主任关中瑜也刚从小礼堂回到自己的教务室。他的心也久久没有平静下来。
      这些日子,他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队伍来到他们的村子,对老百姓秋毫不犯,县里工作队的革命同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小学堂的先生们也是非常尊重,大大小小的事情,王队长都来和他有商有量。
      几年前在省城求学,关中瑜早早就接触过,他被身边的党员深深感染。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性格非常鲜明的人,虽然他从小习武,一身好功夫,也许是大哥对二哥投笔从戎具有严重的反感,比如“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类的话语常年挂在大哥,并且严禁老四与当兵的接触,因此关中瑜在外求学时并没有参加任何党派。但是,这些日子,与堂姐和堂姐夫以及王队长他们的频繁接触,他的心中似乎也有一团火被悄悄点燃。前天,当关雪桐与他商量在村里成立“儿童团革命宣传队”的时候,他忽然觉得,自己应该要做点什么了。
      关中瑜从小多才多艺,学一样成一样。但小时候体弱,父母就请了个南拳师傅教他打南拳。父母让老三关中天与他一起开练,但是,老三练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师傅喊站桩,转个身,老三早已经溜到村子里斗鸡打狗,而关中瑜没出一年,坐桩、丁桩、跪桩样样稳当、骑龙步、拐步、盖步步步到位。没出几年,那童子功练得精当,再加上成年后,天天拳不离手,看似斯文的关中瑜,如若动起手来,几个汉子是近不了他的身体的。
      除了打拳,他似乎是个全才。那些个丝竹管弦到了他手里,摸索一些日子,便能成曲调。但是,打拳和吹拉弹唱,还不算他最感兴趣的,小时候家里请了油漆师傅来做油漆,师傅将一张配八仙桌的四尺凳漆好后,随手拿毛笔在四尺凳的两头勾勒了一些花鸟虫鱼,关中瑜一看觉得这个太好玩了,跟着油漆师傅描了几天,便能勾画出像模像样的来,由此,他迷上了绘画。在父母送他到城里上了中学后,干脆自作主张考了省城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父母当年指望天资聪慧的老四能够考个大学,学些在他们眼中厉害的学问,比如城里的律师呀、医生之类的,但是,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回,关中瑜自己做了自己的主张,在省城学了一身中西结结合的绘画技艺回来了。
      在省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

第18章 腰鼓队走在了迎亲的队伍头[1/2页]